小乾小时候是家里唯一一个男娃,父辈兄弟四个,两个叔叔中,一个还没孩子,一个是个女儿,大伯家也是女儿。
在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下,小乾成了全家最疼爱的孩子,虽然看似爷爷对每个孙子孙女都疼爱有加,但叔叔后来也在小乾耳边念叨。
“小时候你上学,你爷爷在田地里干着活,一到放学时间他丢下锄头就骑着三轮车去接你。街坊邻居问他着急忙慌的干嘛,你爷爷总会说,接孙子放学去啦!”
小乾心里知道家里人对他是多么的好,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总是最多的,他们把最好的都留给小乾,叔叔大伯们也不曾吝啬,当做自己的儿子看待。
爷爷实在不能接小乾放学的时候,便是奶奶接送他,一次中午两人在家里睡午觉,小乾正睡得香甜,奶奶突然坐起身看了一眼表,惊叫起来。
“唉呀,这都几点了!”
于是拉起还在睡梦中的小乾踩上三轮车就直奔学校而去,小乾还不知道,奶奶三轮车竟然可以蹬得这么快。匆忙赶到学校,小乾还不知道自己快要迟到了,慢吞吞的走进校园,不禁好奇。
“诶?学校怎么一个人也没有,一定是来的太早了!”
突然铃声响起。
“遭了,八成迟到了!”
匆忙跑进教学楼,走到教室门口发现数学老师已经在讲课了,数学老师回过头看到小乾,一脸得不耐烦。
“赶紧去坐好!”
数学老师总是这样,没到上课时间就来提早上课,下一节上课铃声打响才准备下课。
“这节课我们来讲正方体,我上午让你们准备好的你们都带来了吗?”
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盒子,小乾也掏出了爷爷奶奶的药盒。
“我的正方体是这样的,嘿嘿。”
数学老师看到小乾拿出的盒子,嫌弃更是堆满了整张脸。
“你那是长方体。”
小乾突然笑不出来了,憋红了脸低着头摆弄着药盒。
小乾除了在同龄人面前,性格一向腼腆,一整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也并不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
那时他也自认为自己很懂事,家里条件差,他从来不主动向家人要什么,有时爸爸问他要不要这个,他也会摇摇头。
一次放学的时候,他看到学校门口摆的摊,有一本宝莲灯的漫画书,小乾实在太想要了,便主动向奶奶央求。
结果当然是成功抱着书回了家,只是奶奶付完钱嘴里还一直在嘀咕。
“就这几页纸还要四块钱,也太贵了。”
那时候一碗凉皮也就一块钱,早上一碗辣汤一根油条只要一块两毛钱。
后来小乾在妈妈的命令下不再去爷爷家吃饭,那时候放学就开始是妈妈接送她,妈妈没有工作,除了家里的几亩地她没有任何事情可做,除了在家睡觉便是搬个凳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妈妈本身也是十分自闭的人,她不出门和邻居聊天,每天都憋在家里等着爸爸回来和他吵架。
一次晚上放学时,班主任领着小乾走出校门口,问着小乾谁来接的他,哪个是。
小乾指了指靠在三轮车旁边的妈妈。
“我妈妈来接我的。”
随后班主任牵着小乾的手走上前。
妈妈抬头看到小乾先是一笑,看到小乾身旁陌生的女人又慌忙低下头。
“小乾妈妈你好,小乾今天上课不太老实。”
接着妈妈抬起头看着小乾,眼神满是笑意。
“啊,好,行。”
直到走时也没有看班主任一眼。
第二天,班主任来上课。
“今天我们写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写之前,我先问几个同学”
“小乾,你说一下,你眼里的是怎么样一个妈妈。”
小乾站起来,憋了半天说不出一个字。
班主任走上前,满脸严肃。
“说不出来吗?!昨天我第一次见你妈妈,我就看得出来她有多么不容易!”
“我眼里的妈妈一直都很凶,她老是和爸爸吵架,向村里骂街的大婶们一样。”
当然这些话小乾只会在心里想。
小乾的妈妈在别人面前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她总是一直看着小乾,满脸的疼爱。
“我家小乾可乖了。”
“我家小乾特别懂事。”
“我家小乾对我可好了。”
但是当时在小乾的记忆力,除了感觉为数不多的对他的宠溺,剩下的便全都是妈妈的咬牙切齿,甚至经常上到房顶叫骂,引来邻居纷纷出来看热闹,在老宅,房顶没有砖砌的楼梯,而是用扶梯上房顶,爸爸为了防止妈妈上去,总会将扶梯收起来放在一边。搬家后叔叔家砖砌的楼梯便方便了妈妈许多。
那时的爸爸认她折腾,自己在房间里看电视吃饭。有时也会让小乾去劝她。
“你去跟你妈妈说,让她赶紧下来,街坊四邻看到了都会笑话。”
爸爸十分能忍,妈妈只要骂的不太过分,爸爸是不会搭理她的。
直到那一天,舅舅来家里不知道和爸爸商量了什么,只知道那天,爸爸和舅舅架着妈妈上了送往精神病院的车。小乾手扶着门框,看着妈妈在两个男人中间疯狂挣扎。
“我不去精神病院,我没病!”
舅舅在一旁劝导。
“这哪里是去精神病院啊,带你回娘家住几天。”
妈妈就这样被硬塞进了车里,小乾看着这一幕心里在想。
“妈妈再回来是不是就不像以前那样了,是不是可以和爸爸好好生活了?”
事实上后来爸爸带着爷爷去精神病院看妈妈时,妈妈破天荒得对爷爷喊了一声爸,于是便被接回了家中,哪知道仅几个月而已,妈妈又恢复了以往的样子。
后来小乾才知道,妈妈为了出院让自己表现的像正常人一样。她到底有没有病,小乾想不明白,自己明明一直在督促妈妈吃药,为什么一点效果都没有。
偶尔妈妈还会跟小乾念叨。
“医院里那些人都很好,哪里看出来人家有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