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之后,我觉得当初那些值得让自己骄傲的事情,现在看来一点用都没有。我突然意识到人最怕的就是什么都想会,什么都只会一点。如果当初我只挑一样自己特别喜欢,又能长久的坚持下来,那么恐怕我早已是那一项的行家。而且,最可怕的是,长久的做事方式会影响到做事思维,直到现在,我还是有那种毛病,就是什么都想做,但是什么又都做不好。精力太分散,智商又不特别高,怎么可能会做的好?
我们真的会成为我们想成为的那种人,前些年看了一本叫《秘密》的书,里面说,当你认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当你内心十分坚定的时候,全宇宙都会给你力量。我们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成为想要的样子,不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想过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像我这种原本想成为这种人,过了半生, 突然觉得应该成为另外一种人,目标太多在某种程度上跟没有目标没什么区别。目标明确、内心没有一丝犹豫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
职业道路上也是一样,凡是做的好的人,都是一开始就目标明确,能够坚持到底的人。我在读书群里认识的小伙伴大宝就是如此。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专业很有兴趣,等到毕业之后进入了华为,好的企业会给员工更多的成长空间,他一路奔忙,职位越来越高,每次跟他聊天我都觉得有点自惭形秽。他工作很忙,但是动力十足,每次聊天都会跟我说他的目标是做到什么,以后的职业方向是什么。我知道,他肯定会越来越好,心里有着明确目标的人不会差到哪里去。
人与人的差别很少是在智力上,大多数人并不是缺乏智慧,只是缺乏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像那个凿井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人生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我们自以为聪明,却没有明白那个最简单的道理。其实谁都知道,只要坚持,再笨也会有挖到井水的那一天。只是我们总是自以为聪明,生怕吃一点亏,所以付出一点没有见到成效就开始怀疑脚下的那片地底下没有水。
很早的时候有一篇文章,我想好多人都看过,意思是一项科学研究发现,小时候有长远目标的人长大之后都是社会的精英,有中短期目标的人长大之后是中产阶级,而目标模糊或者没有目标的人长大之后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应该有目标,但是也会有另外一种状况,就是目标太多。在这个浮躁的、可选择性太多的社会里,其实我们不缺梦想,我们缺的是坚持,缺的是专注。我们不缺目标,我们的致命弱点是目标太多。其实你有没有想过,目标多有时候也是一种借口,一种给自己失败时找的借口:我并不是不行,主要是我还要做别的,所以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个,才会失败——弱者心态。人不怕失败,怕的是你找的借口总能将自己说服,自我催眠是最无药可医的。
做为一个反面教材,我充分的认识到目标不明确带给我的负面影响,我也会慢慢的修正自己的道路,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向大牛们学习,也要不断地反观自己。走错路没有关系,只要能够不断的进步,让每一天的自己都在慢慢的成长,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会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