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无法禁锢的,它在心里,谁都无法干涉,完全属于你的。”
“你指的是什么?”
“希望”
第一次看《肖生克的救赎》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没什么感触,只是为了学学英语,讲的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主题 — 希望。但经典就是经典,它极简的描述,却散发着历史弥衰的光芒。
如今重温这部电影获得一番感悟,领悟到人生路途上的自我救赎:保持追求希望与光明的坚定信念。
电影里让我触动的第一个画面是:出公差的每个人在屋顶上喝着主人公安迪为狱长办事而获得的冰凉啤酒,瑞德说了一句话 “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像在修缮自家屋顶,我们像造物之主般自在”。安迪没有喝啤酒而是面对着远方,脸上洋溢着奇异微笑,充满对自由的向往,似乎在一刹那确实获得了自由。
而电影里第二个很让人触动的画面是:安迪为了给监狱买新图书,坚持不断给政府寄信要求经费添新书,经过六年的时间,政府终于同意给鲨堡监狱200美元经费以及很多旧书。看到这些送来的书本,安迪从中找出一张唱片,关上狱警办公室开始在里播放,不顾狱警如何警告,将声音放到最大,让美妙的歌声弥漫在整个监狱。冒着被罚的风险也要享受美妙的歌声,向往音乐的美妙,宁愿关独囚两周。
现在社会里大多数处于自己内心圈地而成的牢笼之中无法自拔,迷茫和黑暗交织在一起,找不到方向,被这浮躁的世界梦魇着,看不见光明。但看到这一刻似乎又重新定义了世界,不管何时都应该不放弃追求希望,抓住每一次光明的释放,才能细细体会每一次的来之不易。
如果希望依托外界的推力来改变自身现状,往往会被所处环境同化,无法挣脱。这就如电影中老布的一生:在监狱里呆了50年,从最初的恨监狱,再到习惯它,最后却离不开它。被假释之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根本无法跟上脚步,最后自己终结生命。
六英尺的小锤,是安迪触碰希望的路途,坎坷和侮辱没有硬化他心底的柔软。围墙里的困禁,是布鲁斯的所有,猝然的自由反而监禁了他的内心,我还是最喜欢弗里曼的笑,里面藏着时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