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by丹尼尔·克莱恩
我的人生金句
在阅读克莱恩的《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时,我也在寻找着契合我的“金句”。
首先,一定是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由于学习格式塔治疗,我顺便进入到了存在主义的领域。无论是欧文·亚隆关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思考,还是萨特对于存在的定义,都令我十分赞同。我心中无比真切地感知着存在的意义、独特性,认为每个人都是个人故事的主角,在通过选择与反应造就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在这个道路上,没有可供比较的价值坐标,只有自己知道自我是否真正地成为了我自己。
其次,是苏格拉底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我知道这句话不是真理,因为“心满意足的猪”同样具是不可否定的存在。然而于我而言,我仍然更加偏好思考的人生,想要尽可能地认识世界的规律——即使它们可能是错误的。难怪我朋友说我是一个信仰知识的人。而上次星魁问我临死前会因为什么而遗憾时,我想到的是还没有读完的萨特的《存在与时间》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虚无》——还没有领略美妙的思想就死亡,实在令我遗憾。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定然是所罗门说的:“他或她给予所有宗教信仰(和非宗教信仰)同等的重要性,然后继续相信某一信念,却不再认为有一种唯一正确的信念。”很早很早便读到了这句话,也一直奉为圭臬。相比于对某一信仰坚信不疑以至于无法接纳其他信念,我宁愿自己保持信仰的空虚。也因此,或许未来我的人生意义会有所变化,但是这样的变化也是充满灵活性的。
转载自:另一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