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交人信息
- 姓名:沈玉含
- 所属小组:Geekest
二、学习信息
- 开始学习时间:2016年04月29日 12:00
- 结束学习时间:2016年04月29日 12:30
- 学习感受书写开始时间:2016年04月29日 14:15
- 学习感受书写完成时间:2016年04月29日 15:15
- 总用时:90m
三、学习收获
- 分类的分类:如何对纷繁复杂事物进行分类?有时一级分类并不够,无法做到全包含,这时可以思考进行n次(n≥2)分类。比较通用的方式是全收集,先进行初步分类,再进行分类标准进行区分。比如一个网站的构建包含内容、样式和行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角度/领域。正如知识输出也能按信息量、呈现形式、用途等方式区分。选定了某个角度,就能进行再次分类。比如时间开销的分类底板,除了按照工作、学习、生活、健康、家庭、社交等常规分类方法,也可以按照生产型、消费型、积累型等方式区分。瞧,我已经从二维大脑上升到三维啦~
- 组织的强度:最终老大选择的分类方法是类似点、线、面或者素材、成片、作品、或者卡片、文章、图书的分类方法。我的理解这种分类方法依据的是组织的程度。未经组织的,经组织的,需高度组织有严密结构的。目前我的知识输出并未按这个类别区分。只是按照老大的建议,把印象笔记和为知笔记区分开了,把印象笔记作为收集工具,而为知笔记用来记录、整理、总结,以处理过的信息为多。而书籍、网站、项目这一级别,已经大大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缺乏感官体验,难以想象。
- ** 管理效能工具**:分层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8个关键指标其实就是8种管理手段,针对不同的内容应用不同的管理手段。比如素材这类内容,应该做到“快速记录、分类、同步、搜索”;文章这类内容,应该做到“深入思考、分类、版本控制、展示”、图书这类内容,应该做到“深入思考、协作、版本控制、展示”。目前我接触最多的其实是素材这一级别的,快速记录和分类这两项工具应该加强。
四、心有疑惑
- 对应素材、文章和图书三个分类,分别可以用什么工具辅助管理?(素材的管理工具尤其多而杂,不知怎样精简集中)
- 我想把爸爸的文稿诗集变成一本书,需要学习什么方面的知识?
- 为什么我并没有某些小伙伴这么强烈的如获至宝的感受?有些小伙伴说的东西我完全听不懂,让我感到很受挫,我是否应该继续下去?这次的学习对我到底有用吗?
- 知识最重要的难道不是输出而是管理吗?相比大家,我输入端的素材虽很多,但输出端的素材并不多,文章也是刚刚起步,量比较小,并没有很强烈的管理需求,不知道大家输出的知识多是哪一类?
五、和我有关
- 笔记的构建。业务学习以后形成多个笔记,但是彼此没有联系和系统,这次的学习打开了我的思路,也许我应该把视角从积累转化到顶层设计,拾遗补缺。
- 素材的管理。目前素材的管理非常混乱,来源渠道多,收集载体多,缺乏时候的组织消化。该对快速记录和分类两个环节进行约定。
- 由于此次老大面对的对象都是geekers,隔行如隔山,感觉大家讨论的内容与我的知识体系之间有一层隐形间隔,我必须时刻关注这次的内容与自身的关联,否则就会兴趣减退失去动力。
六、下一步行动
- 制作一个季度运行分析的主笔记。
- 阅读大家的笔记。找到自己以为懂却不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