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人们都在串亲戚,我想到多年前的丢篮子。
丢,冀南一代的方言,就是“撂”的意思,也作“留”的用意;丢篮子不是把篮子留到亲戚家,而是给亲戚留下篮子里的几个馍。
串亲戚,从正月初二开始,到正月初十左右结束。每家都不同,亲戚少的,串到初四就串完了;亲戚多的,串到初六或初八。串亲戚。是亲戚们保持往来、联络感情、延续血脉关系的主要方式。亲戚需要常走动,来往少了,就生疏了,心慢慢就远了。
当时串亲戚,都要擓一竹篮馍馍。馍馍是统称,实则包括馒头、枣馍,菜包等,馍馍上面覆一条方格手巾,然后用一方白粗布兜起竹篮,再打一个结;手掂着,或擓着,去往亲戚家 。
亲戚迎出来,接过篮子,放在一边的床上,或里屋某个地方,然后坐下来,拉起家常。话题先是互问家中每位成员的情况;接着就论起了年景,种的啥,收成怎样;打听着晚辈们是否定亲了,什么时候嫁娶。
吃饭时间到了,亲戚给舀上满满一碗菜。菜分两层,下边是白菜,上边是“帽儿”,海带和肉,还有几根粉条。那个时期穷,也只有过年和过庙会时候才能吃上肉。碗中有肉,也是可怜的三两片。肉不多,就多几条海带,海带多了,也能弥补一下肉的不足。
串亲戚的人望着平时吃不到的菜肴,食欲大增。但表面上还不能显出来,更不能几口吃下“帽儿”,那样显得吃嘴,让亲戚笑话,看不起。吃的时候,把“帽儿”用筷子扒拉两下,故意露出碗中的菜;吃一口海带,吃一口白菜;吃一口肉,吃一口白菜;吸溜一根粉条,再吃一口白菜。一片肉不能一口吃下,咬半片就行;肉和菜按比例慢慢减少;一碗菜不能吃光,至少留下少半碗,否则让亲戚难堪。
正在吃着,亲戚试探道,够吃不,再添一点?
够了,够了,吃不完。
又问,做好了也没尝,好吃吗?香不香?
好吃,香着呢!您也赶紧吃吧!
吃完饭,接着寒暄几句,就要回家。亲戚替串亲戚的把篮子掂起,往门口送;串亲戚的慌忙从篮子里掏馍馍。
亲戚说,已经丢了两个了,不用再丢了。
串亲戚的说,再丢一个,再丢一个。
亲戚说,不用了,不用了。
串亲戚的再让,丢一个吧,丢一个吧!尝尝俺娘蒸的包子。
一个要丢,一个不让丢,推搡一番、争执几分钟后,有的就再丢一个,有的还是不丢。
串亲戚的就回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并不觉得轻松,因为一篮子的馍馍,只丢了两个,不减多少分量。
回到家,把篮子往桌子上一放,给大人交待一声:我回来了,俺姨(或姑姑、妗子、姥姥等)给俺做的饭挺香。
大人便问,你吃了几个馒头呢?
串亲戚的儿子说,两个。
又问,吃饱了没?
算是饱了,再吃一个也能。
孩子出去了,母亲把篮子掂过来,把蒙着的方格毛巾拿出来,去数亲戚到底丢了几个,丢的是菜包,还是枣馍,或者是馒头。然后往篮子里再添两个,让孩子明天接着去串另一家亲戚。
从我记事起,这个情景延续了近三十年。
后来条件好了,就不再掂篮子了,也不带馍馍了,改为馃子了。自行车的车把上,挂一串用纸绳扎好的馃子,晃悠着就去了,既方便,又好看。
再后来,都有了摩托。串亲戚的时候,后座上绑一箱或几箱方便面,一个亲戚家丢一箱。有的人家,过个年能堆半屋子。
如今,更不比以往,人们不差钱,带的礼品样数多,也贵重。轿车的后备箱里装着鸡蛋、食用油、大米、牛奶、水果等。有的更来劲,把喝的酒、吃的菜带齐了。
不管带什么,一律丢下,不再拿回去;也不用再客套,推推让让。吃饭,也不用再拘谨了,满满一大桌子菜,想吃什么,就搛什么;菜碗里也没有帽儿了,有的肉比菜还多。
生活好了,显得都实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