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行评审的基本概念
• 同行评审(Peer Review)是一种通过作者的同行来确认缺陷和需要变更区域的检查方法。需要进行同行评审的特定产品在定义项目软件过程的时候被确定并且作为软件开发计划的一部分被安排了进度。
• 需要前期准备、计划和时间进度表
• 越早越好
(1)同行评审的作用
• 早期发现缺陷
• 去除缺陷
• 降低成本
• 提高质量
(2)同行评审的类型
• 正规检视 (Inspection)
• 技术评审 (Technical Review)
• 走读 (Walkthrough)
①正规检视
• 软件正规检视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进行的、发现、排除软件在开发周期各阶段存在的错误、不足的过程,是一种软件静态测试方法,其生存周期为软件的开发周期,应用于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非阶段性)软件文档和程序代码。
• 正规检视遵循严格的过程,评审人员进过规范细致流程、职责培训、检视过程有明确细化的评估标准。正规检视评审的对象是产品或半成品。
②技术评审
• 技术评审是由一个正式的组对产品进行评价。它确认任何与规格和标准不一致的地方或者在检查后给出可替换的建议,或者包含这两者。技术评审的严格程度没有像正规检视那么严格。技术评审的参与者包括作者,以及产品技术领域内的专家。
• 技术评审是为了确认和裁决技术问题,如变更确认等,不是为了发现问题,无正规流程,一般在技术小组内部展开。
③走读
• 走读的目的是要评价一个产品,通常是软件代码。
• 走读一直以来都与代码检查联系在一起,其实走读也可以应用到别的产品(如:结构设计,详细设计,测试计划等文档)上。
• 走读最主要的目标是要发现缺陷,遗漏和矛盾的地方;改进产品;和考虑可替换的实现方法。
• 走读还有其它一些目的,包括:技术的交换,参与人员的技术培训,设计思想的介绍等。
二、 同行评审流程步骤
(1)同行评审流程计划阶段
• 项目负责人指定组织者
• 作者自检工作产品
• 组织者规划本次评审
• 检查入口准则 (入口准则:1、是否符合文档标准?2、是否已用工具检查?)
• 准备评审包(工作产品/参考资料评审表单/查检表)
• 指定评审专家(3-6人)
• 组织者将评审包、评审通知单发给相关人员
注:代码:<=500行(NBNC); 文档:<=40页;评审资料内容太多时,应分成几次评审
工作产品名称:角色名字、评审会议召开的时间、评审关注点
(2)评审介绍会议
(3)评审准备阶段
(4)召开评审会议
(5)第三小时会议
(6)评审返工
(7)评审问题跟踪
(8)做好评审
• 识别参与人员
• 评审工作需要计划的
• 制定同行评审准入条款
• 明确同行评审的方法
• 制定同行评审的准出条款
• 对本次同行评审的方法、准入条款和准出条款进行评审
• 与会人员事先熟读文档
• 定义同行评审的准则
• 发通知给所有与会人员,确定开会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谁是本次同行评审的主持人,谁是本次会议的记录人
• 确定评审的度量指标
三、同行评审方法
同行评审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