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次命题作文,让我看到了《人生药物: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这篇好文。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最近刚好对“思维层次”这个话题有点体验。比如理财,比如养老,比如工作。
人从生下来,就是一片空白,所有的认知、知识、技能,都是通过学习来得到。为什么花是红的,叶是绿的,天是蓝的?为什么我要叫她妈妈,叫他爸爸,还有爷爷和奶奶?为什么有的东西可以吃,有的东西不可以吃?为什么迈步速度慢就走,快了就成为跑?开始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知道原因,只是周围的人都这么认为,都这么称呼,都这么去做,所以我也这么认为,这么称呼,这么去做。甚至有些人一生都不知道这么做的原因,但也完全不影响他的生活。
人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但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出生阶层、比如人生经历、比如教育程度、比如教育高度。相通能够让人们彼此交流、彼此理解,让人们之间有共情;不同则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阶层、思维方式、生活质量、为人处世。如果想让自己的一生活的更好,除了先天的基础条件外,更多的是由后续这么不同所决定。
按二八原则来分,大概有80%的人会处在跟父母同一个阶层,20%的人会完成阶层跨越或降低。当然随着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群体性改变,不在这个比例内。为什么跨越阶层这么难?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及周围人的影响造就了你的思维层次。你在这个环境里所学会的为人处世、人情世故,各种观念,使你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除非,你改变自己的思维。
之前有句话很流行“屁股决定脑袋”其实应该换过来,是脑袋决定屁股,你的思维层次已经决定了你最终会达到的高度。如果你不会统筹,那做不了活动;如果你不会规划,就做不了项目;如果你不会管理,就做不了领导。人之所以从小做起,从打下手做起,不只是为了做而做,还是要从局部操作了解整体思维,从而让自己具备大局观,最终能够控制全局。只有思维建起来了,做事情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为什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先想一想?日常吃饭要先想自己做还是出门吃还是叫外卖,吃什么;买衣服要想要什么场合穿,什么款式,什么颜色;找工作要想什么行业,什么岗位,什么规模,什么待遇;找对象要像对方人品、相貌、性情、经济基础、社会地位等等。为什么要先想这些呢?因为思维决定行动呀。即使你觉得你是条件反射,根本没思考,其实也是在潜意识里进行了思考的。
思维,几乎决定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所以,要让自己的人生过的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第一步是改变思维。用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所处的层次的思维来指导我们的行动。然后,我们才有可能逐渐踏入那个层次。
我们要想挣很多钱,就要用能挣钱的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我们想要达到事业高峰,就要用已经达到事业高峰的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我们想要成为出色的领导人,就要用已经是领导者的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对,就是这样子,不同类别的人是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想要成为他,去学他的为人处世,了解他的生平迹事,研究他的成路,根本上还是在通过他的外在表现去了解他的思维方式。
回到最开始,我说的“对‘思维层次’这个事情有点体验“这个事儿上,最根本的触发点还是对某一个方面的极度渴求。有段时间,我极度迷茫,便特别关注如果改变自己,也是从那时起,固定关注辉哥的文章。然后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先不论辉哥本人是否有迷茫的时候,他对金钱、工作、家庭、生活本身、养老、健康等各方面的思维方式充满一种系统的美感,并具有规划的完整性。用最优的方式,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这就是思维层次所决定的。
比如获取金钱的方式,是选择复利回报还是月月工资;比如工作更换,是看重薪资还是看重提升;比如交际扩展,是结交人杰还是年轻多变;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选择,选择决定获取的回报。
我之前换过几份工作,几乎每一份都只考虑和薪资和人际,却没有考虑工作内容是否适合我的长期发展;在消费观上,我向来是有就多花没就少花,没有为以后自己能力减弱甚至丧失劳动力的时候想过。若无远虑必有近忧,短视思维为我以后的艰难埋下了种子。如果想要一生顺遂,就必须现在开始改变思维,长远来看。
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人们都是负重前行,但是负重多少最终又能走多远,是要看你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而这个是可以通过思维方式来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