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是由一连串的习惯行为构成。
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喜欢追求稳定、好逸恶劳的。因此,会经常呆在舒适区里而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如赖床、不愿运动锻炼、爱玩手机、沉迷刷短视频,等等。
这些不良习惯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发展。为此,有的人也曾借助书籍介绍的方法、设计各类打卡清单,希望凭借自律来纠正以上不良习惯,把自己塑造成更加积极、向上、有为的自我形象。
但往往效果不理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坚持不了几天就戛然而止,放弃了,然后呢?没有然后,依然是照旧如常、我行我素。
所以,这些未能经常坚持的人,忍不住发自内心感叹:“为什么改变习惯就这么难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习惯的本质是大脑把一系列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行为自动化加工的结果,是让人最省力、舒适的状态。
人的天性向往并渴望处于这种状态中。所以,不愿意对此种状态作出改变。
改变习惯必须有意识地使用控制加工,付出努力去改变自动化加工的模式,用新的行为去替代以前的旧行为。但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将外在行为内化成习惯的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倘若依靠个人坚持、意志力、自律来与本能对抗,以此推动实现习惯养成,一部分定力不足的人是难于坚持的。
那有没有一种简单、不需要打卡又能精进养成习惯的方法呢?
其实,养成习惯,除了行动上的介入,也需要个人意识上的觉察并参与,可尝试使用设计“行动信条”的技巧。
“信条”可以解释为:忠实遵守的准则;“行动信条”即是设计一种行为准则,在忠实遵守该行为准则的前提下去行动,着重强调的是“行动触点+条件反射”。
首先,它是不需要打卡记录、不带指标结果的。很多人培养习惯时,无法坚持的原因就是限定每天任务,过于量化指标结果,一些因突发事件的时间冲突或懒瘾发作搁置停止训练后,往往重新回到原来的舒适区,纠正不良习惯就无疾而终了。这也是无法长期坚持的痛点。运用“行动信条”可以破解以上的痛点,只需要遵循自己设计的行为准则去行动就行了。
其次,它要足够简单,契合目前个人迫切需要。设计行为准则时,简单是首要原则。越是不复杂、方便重复、容易记住的简短的一句话越容易执行;如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等。其二,是希望改变的不良习惯与与自己迫切需要息息相关。比如,平时喜欢吃零食且加上暴饮暴食导致身材肥胖,经常被他人嘲笑,杜绝零食改变饮食习惯进而管理好身材就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可设计“平时一进食就要告诫自己管住嘴、七分饱”的行动信条。
再次,要确定行动的触点。行动触点即是实施行动信条时的启动点,从一触即发到实现条件反射。比如,以上减肥的行动信条的触点就是进食,每一次就餐或准备吃零食时就触发,大脑中就响起一个声音告诫自己:“要管住嘴、七分饱”,从而达到不吃少吃的控制饮食效果。这也类似于自我暗示的作用。
又如,作为精进成长实践的,只有大量地输入才有高质量的输出,平时自然离不开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最大限度利用碎片化时间读书就显得尤为必要;假如你要改变睡前玩手机的不良习惯,那就可以设计“晚上一洗漱完毕就看书”的行动信条;通过洗漱完毕这个触点触发启动看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能逐步纠正睡前玩手机的不良行为,从而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
最后,要强调的是,违反也不要气馁。设计行动信条去实施的最终目的是纠正不良习惯,内化培养成新的习惯。可能在此练习的过程中,仍会不自然而然地违反,这是正常现象。毕竟去掉不良习惯,培养新习惯是与本能对抗的博弈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所以,也不要泄气,不要贪多(建议一次设计一至两条来实施,等习惯习成后再增加设计新的行动信条),遵从行为准则,坚持下去,慢慢地就会成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