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理想国值得追求吗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作为儒家的代表之一而他也有他心中的理想国,但他的理想国值得追求吗?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益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立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无身,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主要意思就是,孟子见梁惠王,王问:“您来能给我国带来啥好处?”孟子答:“大王别提利,有仁义就行。上上下下都争利,国家就危险。有兵车多的大夫会弑君。重利轻义就贪得无厌。讲仁不会弃父母,讲义不会不顾君,大王讲仁义就够,别老说利 。”

所以从这一则中我们可以看出,梁惠王迫切的想让他的国家变富变强。当然这也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魏国现在是四面楚歌,与秦,齐,楚等国家都有纷争。秦通过商鞅变法之后实力巨涨。而魏国,庞涓陷害了孙膑,让他残疾之后,孙膑便偷偷跑去了齐国,报复了魏,这也导致魏惨败。此时的魏当然需要一个迅速变富变强的办法。

而在这一则中,孟子的核心观点就是让魏国用仁义来变强。但是这与梁惠王所想的又有不同,梁惠王是希望表面的强,而孟子则是想让卫国内部民心强,从内到外的强。

不过当然可想而知,梁惠王肯定不会听从孟子的说法,毕竟卫国当时的情况特别紧急,他需要迅速变强,而孟子的方法却十分缓慢,需要时间。

那么孟子的王道与孔子的仁政有何异同呢?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他们都是由内向外的,都反对暴政,要注重仁心。不过从孔子的仁政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更加注重恢复礼乐。但是孟子的王道中他不再说李月了,就是因为李月在当时已经过时了。所以,孟子讲仁义来治国。

再来说说商鞅变法吧。商鞅可不是一见秦孝公就成功了的,他去见了秦孝公三次。第一次,他谈帝道治国。地道也就是道家的思想去自然而然的做,让时间冲淡一切,但是这个想法显然不符合秦孝公的野心及目标。第二次见秦孝公商鞅谈王道之国,也就是儒家的思想,但是见效的速度肯定是非常慢的,秦孝公肯定等不起,而且秦国当时比较虚弱,更需要快速的方法,所以二见孝公也失败了。而在第三次商鞅想用霸道之国,也就是法家的思想,这就正好讲到了秦孝公的心坎儿上法家见效快,奖罚分明。这正好可以解决秦孝公当时的问题,也可以让秦国迅速发展起来,于是三秦孝公就成功了。但是也会有很大的代价!法家的制度会将人物化,会激发人的动物性,让人去生活在本能之中。

秦霄公去世后,商鞅受车裂之刑,不过商鞅必死,变法不可废,所以秦国在战国七雄中继续领跑,直到嬴政拜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李斯为相,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奖罚分明,战耕合一,秦国实力再次暴涨,最终统一六国,嬴政后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可惜仅仅15年之后,貌似不可一世的秦帝国居然轰然倒塌。通过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知道法家的命运也不怎么样。因为他只是一味的不把人当人看,把人物化去给人外的刺激,激发他们本能兽性方面的能力。用这种方式也使得所有人变成了战争机器。而更恐怖的是在和平时期他们无战可打的没有军功可得,无法再钻法律的漏洞,也就开始起义。

那么对比法家的命运,儒家的命运又会如何?儒家倡导唤醒所有人的人心,让心不麻木 儒家必定会很持久,但是见效慢,特别是在乱世,所以肯定没有君主会去采纳,这也就导致了悲惨的结果。

而在刘邦再次统一天下时,他实施了黄老之术,通过休养生息,使国家慢慢恢复生机。但是刘邦为何要实施黄老之术呢?其实是因为刘邦他们刚打完仗,内部肯定很乱很弱,如果现在不去休养生息而去战争,那肯定会激起民愤,所以需要去好好休息。而且休息好之后,汉武帝与董仲舒合作,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毕竟已经休息完全,国富民强了,钱花都花不完,所以此时就需要满足百姓精神上的需求。于是汉武帝便选择用儒家来教化百姓,让百姓精神上有所归依。但是在实行的过程中他们却把儒家扭曲化了。儒家本是倡导让百姓“敬,善,忠,慈,孝”,但是刘邦却不做好自己,只是外在的要求别人,这也导致当时的制度变成了外儒内法,让儒家走向了另一条路。

所以汉武帝与董仲舒的改革,是没有实现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的梦想的。这仅仅只是实现了外儒内法或者说是在用儒术来治理,并没有用礼乐制度来治理,这也成为了管理百姓的工具,变成了僵硬的礼法,只是在用法来维持礼乐,这也不会让人觉醒。

那么你认为儒家(孔子)的理想国能实现吗?我认为是比较难实现的,因为孔子推行仁政,希望实现礼乐制度,但这需要一位圣君,需要他可以做到克己,去逆着自己的感官走,不去受权利所控制,这是很难的。而且就算有圣君愿意去实行,但也需要所有人真正的理解。需要每个人都去唤醒自己的人心。而到这一步就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了,每个人是否会觉醒,是否要超越?都要靠自己的个人抉择。而这也让我们发现了儒家的弊端,他们想靠德行来治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觉醒,所以也并不容易实现。

所以儒家的理想国是并不容易实现的。虽然不容易实现,但是孔子的思想依旧值得我们去思考钻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