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专栏编辑:文言明语
推荐语:男人 肩上的担子扛久了,习惯了付出和包容,不习惯停歇。希望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厚待,任何人的人生都需要偶尔为自己活一次。尽管一直为他人负重前行,但是也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让我们给负重前行的男人一点关爱。理事会乡村专栏推荐!
我有一个双胞胎老弟,像我老爸一样,任劳任怨,对家庭负责,爱别人胜过自己,从不关注自己的需求。
老弟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大城市努力拼搏。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经济困难时,甚至需要透支信用卡来维持生活。却也从不向家里伸手。
也算是尝尽人生百态,酸甜苦辣。后来工作渐渐有了眉目,收入也稳定了。三十岁时,娶个菲律宾媳妇,成家立业。
弟媳多少年不上班,汉语也不学,没有自己的交际圈,以前在大城市教幼儿园小朋友英语。生孩子后在家照顾孩子,经济和生活重担全压在老弟身上。
你可以想象一个语言不通的人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如同婴儿。所以孩子、家庭、经济、工作,大大小小事老弟一个人里里外外奔波劳碌。
其实弟媳妇也算是个能干人,会画画做手工,唱英语歌,爱孩子对孩子也有耐心,在家爱收拾整理,只是有些寡言少语。
如果能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多走出去,打开人脉圈,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她有些封闭自己,依赖老弟。除了整理家务,其他什么都不干。
也从来没有带孩子去过医院,都是等着老弟操心。虽爱孩子但是也不会照顾。因为不学习,不和其他人交流,所以养育孩子过程中难免多走弯路。六岁多的侄女体重才26斤,从小到大经常生病,没少花钱。
弟媳妇怀二胎时,老弟在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带弟媳做各种产前检查,各种花费三万多元。
很多检查其实大可不必做,或重复了,由于弟媳不懂汉语,自己做什么检查也不上心,也不关注检查单子。老弟毕竟是一个男人,精力有限,所以做不到面面俱到。
结婚快10年,老弟老了很多,虽和我同龄,但看起来像四五十岁的人,头发都快秃顶了。
他肯吃苦,愿意学习和钻研,随时都有危机感和紧迫感。总想着赚更多的钱,让老婆孩子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家里的事情也总是事无巨细地照应着。
弟弟目标很远大,立志赚一千万,想着一人赚钱,全家享受。典型的爱家男士。
他总觉得人生不能太安逸,要趁年轻不停地奋斗,一直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一天工作15小时也能承受,尽管他随便两个月的收入都赶上我一年的工资了,却仍然这么努力打拼。
可是在外生活压力也大,各方面的日常开销每个月都得一万多元,更不用提生活的一些突发情况和随时要面对的各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应对。
我父母年纪也大了,靠卖豆腐养大我们兄妹四人,并供上大学,已属不易。好在爸妈现在身体还算健康,都是一些小毛病,没有让子女受累。
偶尔一些住院治疗的费用,兄妹几人也都知道平摊费用。每个月我们都固定向爸爸的银行卡转账几百元。
弟弟家庭消费水平也很高。扫地机器人,洗碗机,自动炒菜机等各种减轻老婆家务负担的高科技电器,家里一应俱全。
弟弟对自己却格外节省,总是买几十元的鞋和裤子穿。四季衣服也是少的可怜,基本都是一些地摊货,衣柜里有一件拿得出手的衣服,还是我大前年给他买的。
结婚买西装都不舍得给自己买贵的好的,心里却还觉得愧疚老婆,念叨结婚时没有给她一个像样的婚礼,没有给她买各种昂贵首饰。
能看出老弟钱也赚了不少,可是没有好好规划,投资炒股亏损,所以也没有太多积蓄,房子也没买。
弟媳不是中国人,所以没法享受医保各种政策。他们也没有固定的工作,一年的保险费用和社保缴费都得几万元。
老弟一边无怨无悔付出着,一边承受不住牢骚着,因为确实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
他所承担的确实是我所见过的男人里面承受最多的。估计换其他人早都承受不了了。可以说在家里是无依无靠,放眼望去都是靠他的人,一刻都不得清闲。
老弟在南京待十多年,考虑到弟媳妇菲律宾人,怕冷,举家搬迁到海南生活。光搬家费都花了一万多元。
弟媳妇八十年代末的人,由于爱宅家,不爱运动,所以患上了妊娠期高血糖,一日三餐饮食搭配非常严格。老弟像个老妈子一样,事无巨细地照顾着。
可是一个大男人不能老是待在家啊!生活方方面面都得花钱。老弟回河南给弟媳办签证,就一道把家人带回来了。想着她们在老家住一段时间,他好全心投入自己的事业
我们兄妹几个也都劝他让媳妇生了孩子再去海南。毕竟家里有父母,还有我们可以帮衬一点。也不至于他一个人忙里忙外,我们看着也着实心疼。
可是弟媳不习惯待在农村老家,在老家待一个月后硬是要回大城市。暑假时,老弟顶着疫情压力,开车三四天回到海南安顿好家人。
弟媳生孩子前,在医院住了足足一个多星期,还没有顺产的迹象。医院规定小孩子又不能带到医院陪护,弟媳又得需要人照顾。弟弟一个人恨不得当成几个人用,侄女又小,不敢单独留在家里。
我们在群里看到老弟憔悴不堪,分不开身,却又强力支撑的样子,满是心疼,可是也爱莫能助。毕竟离得太远了,什么忙都帮不了。
老弟的二胎女儿出生喝奶粉,跟姐姐一样,没有吃一口母乳。弟弟希望小女儿从小身体底子打好,在经济吃紧的状况下,对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喝四百多元一罐的进口奶粉。
即便这样,孩子也是免不了大病小痛的,不是鹅口疮,咳嗽发烧,就是小儿支气管炎,真是各种操心。
我们现在养一两个孩子都感觉这么辛苦,想想我爸妈那个年代,养育我们兄妹四个,那种苦可想而知。
我爸常年在外打工,到年边回来还赶着做豆腐。老爸卖柴,养母猪,做挂面,下煤矿,工地干苦力活,更是经常夜晚加班。为了就是多拿工钱,才能负担起四个孩子上学的费用
那个年代粮食也不够吃,经常需要买米,上学学费四个孩子一起交,贷款银行没人担保也贷不了,亲戚看到这么多孩子上学,有钱都不愿意借,爸爸即便借高利贷也要坚持供养孩子上大学。妈妈除了照顾孩子,还有田地的活,爷奶在爸爸刚出生时就过世了,真是谁都帮不少忙。
我们小时候那段难熬的日子父母终于熬出头了,经历千辛万苦把我们抚养长大,现在我们兄妹四个,也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父母也甚感欣慰。
这个社会没有责任感的人太多,我弟和我爸又属于责任感太强了。老弟真的是继承了老爸那种不怕吃苦,做事又有毅力的品格。
老爸年轻时经常免费帮别人做豆腐,做挂面,为三个姑妈家贴钱贴力,帮她们砍柴砍板栗山,耕田割谷挑稻草,只要需要出苦力的活,总少不了叫上老爸。
老爸也从来都是全部应允下来。忙完别人的活再赶回来做豆腐,做一个豆腐需要至少六个小时,还不算出去叫卖的时间。经常是起早贪黑的忙碌着。
经常是我们睡一觉醒来,凌晨十二点老爸还在豆腐房里。在我印象中,老爸几乎就没有在十二点前睡过觉。早晨天还没亮,老爸就得拖着疲惫的身躯,收拾豆腐挑子,出门到各个村头街口叫卖着。早的话十一多能赶回来吃午饭。赶上农村菜充足的季节,饿着肚子坚持卖完,回来都一两点了。
无论是夏天酷暑还是严冬腊月,爸爸只要在家,豆腐挑子都没有停止过。白天忙农活,晚上做豆腐。赶上农忙时节,或是停电了,泡了的豆子又不能放,赶着通宵不睡觉,也要做完。
无论多忙,爸爸都不愿意让我们兄妹几个插手体力活,自己一个人像铁一般的身躯支撑着,好像永远都不知疲倦。总是让我们只管搞好学习,家里事不用操心。爸爸真是给了我们大山一样的父爱。
我爸小时候吃尽苦头,长大后对任何人贴心帖意付出,对朋友那更是没得说。听妈妈说爸爸帮朋友加班做挂面,半夜两三点回。手冻僵了,妈妈说孩子发烧了,他都摸不出来,累得倒头就睡着了。妈妈那时也年轻没有经验,孩子吃完奶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爸妈第一个孩子,我的哥哥就这样夭折了,成为此生最大的遗憾。
所以爸爸再辛苦,即便罚款也要再生个儿子,想着以后弟兄有个帮衬,不像他孤苦无依。想起老爸的前半生,我就没有理由让自己懒散了,一定加倍努力让爸妈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我不想老弟一生像爸爸一样,只管不计回报,无原则地付出,却不知道爱惜一下自己,照顾一下自己的需求。
我微信发信息告诉老弟,夫妻之间是相互的,一个家庭不是一方一味付出就能过好,把别人的责任背在自己身上,身心疲惫,也害了对方,让对方错过了成长的机会。对子女也是,父母过分承担孩子的责任也不行。惯子如杀子。
父母挣再多钱也不能保证孩子幸福平安一生,该经历的风雨还是要经历,小时候不吃成长的苦,长大就要吃生活的苦。
老弟累的原因就是分不清界限,媳妇孩子重要,自己不重要。赚钱重要自己身体健康不重要。
我觉得任何人的幸福都是,发展自己找到自己的个人价值,来实现社会价值。否则老弟现在就算赚一个亿,她们这辈子也不可能内心感到真正的幸福。
她们不会自己解决自己生活中要面对的问题,不成长自己,懒也好,依赖也好,自我也好,封闭自己也罢,都不是理由。生活只会不断涌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等着老弟消化处理。
我觉得老弟要学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早点心灵觉醒,才会轻装上阵。毕竟快四十岁的人了,人生经不起更多折腾和迷茫混乱了。
祝愿老弟好人有好报,幸福平安一辈子,早日实现自己的挣大钱梦,好好享受自己的奋斗果实,成就幸福人生,而不是一辈子劳碌奔波。
也希望我最敬爱的父亲,这个跟新中国成立一年出生的七十多岁老头,现在学会卸下生活的重担,不再卖豆腐,不再一心想着为子女减轻负担而整日辛苦劳作。
一个人肩上的担子扛久了,习惯了付出和包容,就不习惯停歇。我希望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厚待,任何人的人生都需要偶尔为自己活一次。不能一直为他人负重前行,每个人都需要首先为自己的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