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不爱运动
我从小就不喜欢体育运动。非常不喜欢。
上班以后,参加过几次瑜伽课,每次都被老师打击:你是不是从来不运动?身体硬邦邦的。
具有“自我迷惑性”的一点是,我一直是偏瘦的(属于“吃不胖”型的)。
身高1.68m(赤脚啦赤脚啦^^),在生第一个娃之前,我的体重长年维持在48kg。
如此,我没有一般女生需要通过运动来减肥的动力。也因此错过很多应该重视锻炼的机会。
老公很爱运动,已经跑了好几次全马了。都说行为会“传染”,可是就算他早起跑步,也没能影响我爱上运动。
对于锻炼,我唯有一个长年的心愿,希望可以做一字开。因为小时候很羡慕那些可以站着,然后一下把一只脚直直拉过头顶的小朋友。觉得那样好酷。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现在,我都会间歇性地拉一下筋、压一下腿。可是从来没有可以做到“一字开”。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我,距离这个愿望原来越远了。
真的要减肥了
第一次真正“受刺激”要运动,是在2014年,一次心血来潮,用公司的体脂测试仪测了一下,发现显示58kg了(由于“看上去”偏瘦,我常年不关注自己的体重),买糕的!
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机器出问题了。我拖来几个小伙伴,让他们也测一下。
同志们反应:测量结果正确。于是,我又测了一次,还是58kg。
太崩溃了。当场决定要开始锻炼。
管住嘴,迈开腿。
公司旁边就是一个酒店,每周都会组织两、三次跳舞和瑜伽的课程。我偏好安静的运动,于是开始瑜伽课程。
但即便这样,每周一次的课程,12点开始,我总是磨磨蹭蹭,不是翘课、就是迟到。
原因嘛,要不就是前面开会晚了、要不就是午饭吃得晚了、要不就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拖、不想去,思想斗争半天,最后勉强说服自己过去。
上课效果也不好,动作总是做不到位。因为我心里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运动细胞。
就这样断断续续练了一年瑜伽(嗯,才一周一次,还断断续续),直到15年初怀上弟弟,又理所当然地停下运动了。
坚持站桩一百天
就是这样一个不爱运动的我,从去年八月开始,基本可以坚持每周三次参加跳舞和瑜伽了。从十月开始,每天站桩三十分钟,到现在,也超过一百天了。
虽然在跳舞和瑜伽课上我的动作都不到位(但是都尽量去做了),站桩的姿势也常常不标准(常常走神、膝盖过脚尖、各种不标准),需要自我调整。
但是,现在的目标是先坚持下来,然后,再慢慢进步罢。
我咋就忽然“抽风”了呢?
从“心”开始运动
开始行动的原因,是去年八月看了哈佛的“幸福课”。
Tal在课上提到,运动使人幸福。他提出起码要保证每周三次、每次三十分钟以上的运动。
于是,我就开始行动啦。
这样讲起来,听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可是,这套课程的确非常棒,这也是我开始认真对待运动这件事情的一个触发点。
当时的目标:通过运动降低焦虑指数,提高幸福感。
三分钟的热度谁都有,如何做到长期、坚持,才是关键。
孙潇在《每天最重要的两小时》里面讲到:运动这件事情,如果没有很强烈的动机,是很难坚持的:“你想想,你又不是明星,需要靠减肥、魔鬼身材挣钱。你的老板也不会因为你不运动,就少发你工资呀。”
听到这一段,我真的会心一笑。
无论如何,我认定了运动是重要的事情。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
我的办法是:看书。
从书中找到必须运动、坚持运动的理论依据。
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本:《Succeed -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d》,中文翻译是《成功,动机和目标》
这本书从心理学、认知行为学、脑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目标和动机。
我不仅用书里的知识使自己坚持运动,也把这些知识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自我成长、教育。
下面,我就联系书中的知识点,来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做到坚持运动的。
虽然这里还是用了“坚持”这个词(语文水平还有待提高,一时没有找到更加合适的替代词),可是,现在运动起来,感觉没有“十分”痛苦了。
还没有完全不痛苦,距离真正“享受”运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慢慢来呗。
如果你可以花十分钟读完这篇文章,希望也会对你的生活进行一个审视,做更好的自己。
《成功,动机和目标》
为什么?是什么?
对同一个目标(一件事),有两种思考模式:why and what?中文:为什么(大方向)?是什么(眼下的具体行动)?
简单来理解一下。同样是扫地着一个动作,用“为什么”来思考,就是:为了让屋子更加干净。用“是什么”来思考,就是:把垃圾收集起来扔进垃圾箱。
这两种思考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对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阐述一下:
- 用“为什么”的思考方法,可以让人产生“使命感”和加强要完成目标的决心。可是,这种思考模式在面对“困难的当下”时,容易引发拖延症,让人不愿行动。
比如,很多人都想把英语学好,可是一旦落实到要背单词、背语法这种枯燥的行动,就打不起精神了。
- 用“是什么(怎么做)”的思考方法,可以让人采取行动。可是,也容易迷失在具体的“事务”中,有时偏离了目标而没有觉察。
比如,仅仅坚持运动(怎么做),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饮食、生活习惯等等,也不能达到健康(为什么)的长远目标。
其实整本书里面介绍的各种思考模式(除了在下面讲到的表现型、进取型,鼓励大家更加多地从“成长”的角度去思考),都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用场景。
发现西方的很多理论、思想方法都是这样,提出一套理论、思维框架。通过描述、画图等易于理解的方式,把问题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相比较,东方的思想就比较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究“无为”。
当然,这里只是说“相比较而言”,而不是“绝对”。
于我而言,平时要用“为什么”去思考运动的意义:为了健康的身体。具体落实到要“做”,就转换到“是什么”模式,比如,跳舞一个小时,站桩三十分钟。
如此,不断在“为什么”和“是什么”之间切换,把运动这件事继续下去。
表现型、进取型
书中把人分为两种类型:be good type, by better type。中文为:表现型和进取型。
表现型的选手认为人的智商、才华、等等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他们关注“成功”、关注在自己的外在“表现”,避免自己显得很愚蠢(因为不能变聪明了嘛,如果“显得”愚蠢,那就是“真的”愚蠢,心里不能接受)。
进取型选手认为人的聪明、学识等等都是可以习得的。他们更加关注“成长”。会花时间、和注意力在“成长”上面,而非“表现”。能够正确面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哪怕真相使人难受(直面惨淡人生)。把这些当成进步的契机,而不是回避(自欺欺人)。
我还喜欢笑来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关于进取型选手的一个注释,就是: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联系自身,我首先要摒除“我不是运动这块料”这种想法,要相信,通过运动,总会越来越好的。也由此,正确面对自己目前的诸多不足,相信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善的。
积极目标、消极目标
书中提到两类目标:promotion goal and prevention goal。我姑且翻译成积极目标、和消极目标。
积极目标是为了获得,消极目标是为了避免损失。
举个例子。
小红考试得了100分,收到爸妈的鼓励,如果得了60分,则爸妈就冷漠对待她(她考得差心情不好,也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这样,对于小红来说,考100分,就是一个积极目标,为了获得爸妈的鼓励和爱。
小明考60分,得到爸妈一顿暴打,考100分,爸妈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就觉得这是应该的呀,不需要奖励)。这样,对于小明来说,考100分,就是一个消极目标,为了避免爸妈的暴打。
积极目标和消极目标没有优劣之分,主要用于不同的场景,帮你实现自己的目标。
比如,同样是遭受挫折的时候,积极目标的持有者,往往会遭受心灵打击而一蹶不振、进而放弃目标。而消极目标的持有者,则反而“愈挫愈勇”,会更加努力、采取积极的行动以求达到目标,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难过,而是对于那结果的恐惧(比如被暴打一顿),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对于我来说,运动显然是一个消极目标。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还有晚年生活不至于太过悲惨,试想如果身体不佳,需卧病在床,可能还要被保姆虐待......赶紧站桩吧。
更多“干货”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