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文斋这间弥漫着墨香的书房里,时光仿佛也放慢了脚步。王厚堂先生正准备创作一幅丈二巨作,他要写的“和福” 二字,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美好的期许。
羲弘园龙文斋
这支巨笔蘸墨的瞬间,便藏着他三十年笔底攒下的分寸。墨量得像秤上的星,多一滴就会漫过纸纹的筋骨,少一丝又撑不起巨幅的气象。笔锋带着饱满的墨色从“和” 字起笔处俯冲而下,到 “口” 字转弯时,他故意收住三分力,让墨色在纸间悄悄匀开,恰如处世的藏锋之道;转写 “福” 字的 “示” 字旁时,又突然松劲,让笔毫自然铺展,墨色如流水漫过石滩,直至最后一捺处猛地聚锋,逼出墨里沉淀的精神。
现场创作《和福》
旁人只见一笔连贯,却不知他腕间转了多少暗劲。墨在笔锋里从饱和到渐枯,恰似人生从丰盈走向通透,而那始终不断的墨痕,早已把“和” 的醇厚与 “福” 的绵长拧成了一股绳,在丈二宣纸上写下最执拗的祝福:愿这世间的美好,都能如这蘸一次墨的缘分,稳稳当当,连缀成篇。“你看这‘和’字的竖钩,像屋檐的梁,撑得住家;‘福’字的点,轻得像檐角的雨,润得进心。” 王厚堂先生望着作品说道,“一笔连起来,是说家里和睦了,福气才能像墨汁渗纸似的,慢慢浸到日子里。”
“和” 是天地万物的底色,横平竖直间藏着处世的智慧 —— 是家人围坐时的笑语融融,是邻里相遇时的颔首礼让,更是千年文明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的胸怀。巨笔铺展的笔画如大地经纬,仿佛能容下市井烟火,也能盛下山河辽阔,这是中国人对 “共生” 最壮阔的想象。
武术书法丈二《和福》
“福” 是岁月温厚的馈赠,饱满的笔锋裹着对生活的热望,点画间藏着柴米油盐的踏实:屋檐下的灯火,灶台上的热汤,檐角燕子的年年归来。当墨色在巨幅宣纸上晕染,像把寻常人家的小确幸放大成山河般的气象,让 “平安顺遂” 不再是细碎祈愿,而成了可触可感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