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什么是儿童的真游戏?到底什么是儿童的真游戏?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也是儿童的天性,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生长方式。对于儿童而言,游戏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诚如黄海华教授所言,游戏才是儿童的正业,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既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征,也是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矢志不渝的课题。可以说追寻幼儿游戏的征途并不短暂,而这近几年在安吉游戏的革命及其影响下,真游戏的提法逐渐引发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其触动了我们对游戏准确来说是幼儿园教育视域下的游戏的进一步的思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被奉之为真游戏?我们可以通过对三个形态的游戏的对照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说明,我选择了一些直观的图片来对比。
第1种形态是非游戏。什么样的游戏是非游戏?
我们来看一看这张图。这张图上的小朋友他的表情是焦灼的,是痛苦的。那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体验呢?我们可以从他所接受的任务上找到答案,这可能就是她的痛苦之源。也就是说,当儿童被迫从事一件不喜欢、不愿意从事的活动时,她的状态是非游戏的,甚至是痛苦的这些活动往往是违背其学习与发展规律的,是与其自身学习或游戏的兴趣学习或游戏的需要相违背的。事实上这就是小学化的一种体现。为了解決这一问题,我们一直在努力游戏化,希望我们的幼儿园课程能够更符合儿童对游戏的心理需要,希望孩子在我们的幼儿园课程当中,能够体现出一个游戏者的应有状态。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种现象,叫做伪游戏或者说假游戏的现象。实际上游戏本身没有真想游戏,反正都是假的虛构的,但是玩游戏有没有真玩和假玩?所谓的真玩就是游戏者忘我的玩,他沉浸在游戏中全省贯注,而假玩往往是演给别人看的。这张图所展现的即视为游戏的种非常典型的表现。我们就这个游戏来说,孩子是拥有所谓的玩具的,我们的幼儿园确实是为幼儿提供了一些游戏材料的。同时我们从时空的角度上来讲,我们的幼儿园还确保了孩子在某一时空条件下进行奏乐游戏的可能性。所以说从课程行为是的视角上看,教师是重视幼儿的游戏的然而我们看儿童游戏的实际状态,他们游戏的体验是愉悦还是不愉悦的神态、动作等等,并没有体现出游戏者应该有的轻松、自如、自在愉悦的模样。可见教师缺乏对儿童游戏本质和儿童游戏需要的正确认识。在这种状态下,虽然课程行为上看上去像是让儿童游戏了,实际上儿童并没有达成游戏者的应然状态,缺乏愉悦性,兴趣性和自由感是一种伪游戏的状态。那么最后我们来看最右边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小朋友他们的玩具是非常低结构的,也是非常简易的,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看,可能还不会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玩具,但是他们的神态和表情多么陶醉,多么怡然自得。他们在进行着自己的想象。这些看上去不像玩具的玩具,难道不是这两个孩子的玩具吗?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所思所想,是幸福的所思、所想。同时他们还在游戏的过程中收获了多个维度的积极经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真游戏的状态。因此我们所谓的支持儿童的游戏,准确来讲是支持儿童的真游戏,我们要努力成为儿童真游戏的捍卫者。
接下来我们具体谈一谈,到底儿童的真游戏还有哪些关键的特征?我们刚才已经讲到了一个非常直接的特征,就是游戏者的愉悦性,即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然而我们讲到愉悦愉悦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玩像,这并不是一种绝对外显的状态,有的玩像是很直接明确的。比如说这两张图,他们的动作、声音、神态很明显,甚至很热闹的表明他们正在玩。然而还有一种愉悦是并不那么显性的,并不那么直观的需要我们去体会。
比如说我们看这两张图,虽然孩子并没有笑得像前面那些孩子那么的质疑,甚至没有笑容和笑声,但是当我们去观察他们的神情神态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们被所提供的这些材料所吸引。这个过程他们是享受的,是怡然自得的这也是依然自得的,这也是一种愉悦的体现。因此愉悦可能是喜形于色的快乐,也可能是内心体验的舒适感,需要我们观察,更需要我们去体会。那么除了愉悦性以外,还有另外一个特征,主体性。我们说幼儿园的课程以谁为主体?Ea儿童为主体,那么真游戏者他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应该是能体现出非常显着的主体性的,这种主体性,强调的是儿童游戏的内在动机,以及儿童游戏的过程导向。在行为表现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游戏的主人,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的、自主的决定、游戏的走向,游戏的进展,他们的行为路径并不被外在强加的秩序所制约,而是他们内在的秩序使然。
我们来看这两张图,孩子们自由而尽兴地享受着游戏的过程。他们所享受的游戏是他们自愿发起的,他们有权决定着怎么玩,他们有权选择自身游戏的乐趣所在。哪怕游戏的材料如此简单,哪怕游戏原本不是为了和好朋友躺在一起,那么是否具有愉悦性和主体性的游戏就是真游戏了。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我们来看这两张图。对于这两张图来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孩子们在其中他愉悦吗?非常愉悦。他自主了,他也非常自主,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我们看左边这两个孩子,他们把整个身体都挂到了雕塑上去了。右边的孩子他可能觉得衣服的颜色种类非常的丰富多彩,能够激起他们的探究愿望。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是他游戏的主人,能够决定他游戏的走向。并且从中获得了愉悦的体验。然而这种游戏是我们在教育场域内所希望的真游戏吗?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到底真游戏还有什么关键的特征?安吉游戏对儿童真游戏的定义,实际上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深刻地反映出了幼儿园产业下儿童游戏的殷然面貌。这句话就叫做真游戏、真学习就叫做真游戏、真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游戏的功能体现在各个方面,它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展、情绪、情感、社会性等等诸多方面,它反映着儿童的发展,巩固着儿童的发展,有促进着儿童的发展。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使命是让这些影响正向的发生,让游戏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起到助推的作用,而不是反作用。从视角上看前面那两张图,虽然他游戏了,但是他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可能获得了一些消极的经验,如果他的这种行为受到支持的话,他所收获到的经验可能在于我可以为所欲为地去做我想做的任何事情,我可以为所欲为地去破坏这些公共的设施。或者去破坏这些商品。那么这样的游戏虽然当下是愉悦的,当下孩子是自由的,然而他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它并不能支持幼儿获得终身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因此真游戏的第3个特征就是发展性,这里的发展性指的是正向的正面意义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多维度的发展经验,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其当下的快乐有助于未来获得一定的幸福。
我们在对以上是有关话题进行简单的小结。
一是儿童的真游戏有别于非游戏和为游戏,追寻和捍卫儿童的真游戏的快乐,有助于未来获得一定的幸福。
二、什么是儿童的真游戏的相关内容,我们在对这个话题进行简单的小结。一是儿童的这些游戏有别于非游戏和为游戏,追寻和捍卫儿童的真游戏,应该是我们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重要信念。
三、儿童的真游戏有三个关键特征,分别是愉悦性、主体性和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