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多走一走,看一看,才能有比较,《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
听完这本书,第一个感觉就是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世界很大,但是和而不同。
随着这本书,我也跟着摄制组一起来到了好多国家,知道了别的国家是怎么样去处理学习和高考的事情,怎么样去筛选人才。
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考试好像是必不可少。没想到韩国和日本竞争也是十分激烈。但是最引人深思的还是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先感受世界,后选择兴趣励志;先有责任感,后承担起责任。熟悉了世界,真正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你想取得什么样的人生意义,然后再去努力学习,考取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拥有了这样的理想,自然而然就有了更大的学习动力。
压力能产生动力。但是孩子如果不知道压力的原因是什么,只是被压的透不过来气,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有的动力。而没有动力的人生是不可能精彩的,是没有丰富颜色的,是被动无奈的,是想起来就让人有些沮丧的。这些是我个人的感觉,因为我小的时候学习就是为了让父母高兴,真的不知道自己长大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就是为了满足父母培养我的目的,让他们能绽开笑容。可是现在,我长大了,他们也老了,我学习动力好像已经没有了,因为他们不再要求我去如何如何努力的学习。现在的他们反倒像个孩子一样,成了一个要我去照顾的对象,和小的时候我们的位置换了个儿。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感觉不到太大的学习的目标,就觉得人生略有些茫然。当然,人不可能一直茫然的活着,一定要活明白了,才活得开心,才活得有价值,所以我度过了几年困惑的日子后,终于,知道了我要为什么而努力,我想把我自己的人生活出什么样的意义来。所以我放弃了我为之努力了20年的专业特长,改做一个专职的社会工作者,因为我觉得社会工作让我感觉更有价值感。
大概是从小听爸爸妈妈说我奶奶的善良事情挺多的缘故,不知不觉受了奶奶的影响。奶奶很勤劳,从来不为自己着想,心里一直想着的都是别人。对每一个人都好,总是任劳任怨,心里没有她自己。她会把我妈妈坐月子仅仅有的七个鸡蛋送一半给另外一个生宝宝的陌生妈妈,因为那个妈妈太穷了,没有任何有营养的东西,而我的妈妈也一点点怨言都没有,因为我奶奶一直都是自己吃苦在前。我爸爸从不大就失去了父亲,因为家里成分不好,有些自卑。可是尽管如此,依然没有人对我奶奶批斗,因为她一直以来始终是做着善事,家中有没有田地都尽量帮助别人,在我们那个小地方很多人都称为我奶奶为善人,那个时候地主家没有受过批斗是很难得的。我爸爸也是特别的善良,对他人有求必应,如果有来要饭的,别的人家可能就直接撵走了,可是在我们家却很少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甚至是妈妈给了半个馒头,我爸爸会偷偷的再给一点。其实我小时候家里也是不富裕,只有爸爸一个人上班,妈妈没有工作,而且需要养活我们三个孩子。周围的邻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爸爸也都是二话不说就去帮忙。所以我从小以来就受到奶奶和爸爸的影响,我一直觉得帮助别人是特别美好、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大概这就是言传身教吧,是家里潜移默化的教育结果。
现在有了这样以公益为业的工作机会,我觉得非常开心,非常愿意去做,虽然工资很低,但是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没有什么事情比帮助别人更让我开心的了,况且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助人为乐,帮助别人真的能快乐自己哦!
挺赞同犹太人的教育方法。多读书,等于前人铺路后人高基础攀登;谈论式教学,拓宽了孩子的思维;适龄先参军,保家卫国,既保证了战斗力,也培养了责任感;退伍后可以环游世界,开拓视野,也寻求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目标;认准目标后,努力学习,明确自己喜欢的大学专业和工作。
愿一切都是孩子喜欢的样子!健康自由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