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信人》(The Go-Between)L.P.哈特利(L.P.Hartley)
你是否每晚都在牀上撒玫瑰花瓣?是否期待仰慕者带着巧克力爬上你的阳台?是否會在另一半的冰箱裡留愛的紙條?你會不會千里迢迢去摘當季第一批高山草莓,只為了送給你的靈魂伴侶當早餐,而且還期待對方也這麽做?
只要有一題回答“是”,那你就是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我們恭喜你也同情你,因為我們雖然欣賞浪漫的人,卻不免替你那肉做的心擔憂,希望你不會太常心碎(參見:心碎),雖然心碎是人生必然的經歷。如果要建立第一道防線,就靠這顆《送信人》了。請在每年初春服用(也就是最容易萌生浪漫情懷的時節),以達修習內力、預防心碎之效。
小說開場描述垂垂老矣的利奧•科爾斯頓發現了自己在1900年、年方十二歲時寫的日記。這本小書在利奧心中掀起一陣驚駭,驚覺自己虛度了人生,全因他寫下這本日記那年發生的一件事,使他再無法建立幸福的關係。故事於焉展開:那年夏天,身為獨生子的利奧受同學馬庫斯•莫玆利之邀,到他家度了幾周假期。他初抵布蘭罕山莊時行裝不足,與周圍的貴族氛圍格格不入,一身悶熱的厚重衣物,又癢又緊,於是山莊主人買了一套輕巧的新裝給他,而他也逐漸適應新環境。作客期間,他捲入馬庫斯的姐姐瑪麗安與附近農人特德•伯吉斯的關係之中,成了這對戀人的使者,替兩人送信,讓他們能夠順利幽會。年幼天真的利奧對這樁情事會造成什麼社會後果渾然不覺,等到他深陷其中已經太遲。柴房里那株令他又愛又恨的毒顛茄象徵著這部小說的核心秘密。
我們從開場便知道,這個窒人夏天中發生的事摧毀了利奧的一部分,但也發現即便到最後,他骨子里依然是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他並沒有因此對浪漫退避三舍,而是繼續崇拜浪漫,將故事中的角色視為星座諸神,自己則是眾神的信徒墨丘利。正因如此,他的人生一塌糊塗,因為他就像駕駛著一輛擋風玻璃碎掉的汽車,看不起自己身在何方。請別犯下一樣的錯,把你的浪漫理想和日記本都埋起來吧,用錘子敲碎玻璃,看清前方的路。
也可參見 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