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革命》 作者: 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 。
葛文德认为,人类的错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知之错”,一类是“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知识而犯下的错误,“无能之错”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正确知识,但却没有正确使用而犯下的错误。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清单来记录待办事宜。清单的使用,小到孩子每天记录的家庭作业列表,出门旅游必备物品清单,大到个人一年的学习计划,或者五年十年的人生目标,甚至是遗愿清单等。
一个待办的事项或者一个工作流程,包含很多环节,这些环节和事项的数量,已经超出我们短期记忆的广度。我们需要有一种记录的方式,将细碎而零星的事项,整理成一个集合,让我们易读,易用,易核对,易修改。清单就被赋予了这样的使命。
通常,我们会根据对事物已有的认知,去罗列相应项目的清单。比如旅游必备物品清单,我会按照衣、食、住、行、其它等几个大类,分别罗列所需要的物品。在大类下,再按一定的顺序,比如衣服类,可以从人体穿戴方式,从上到下罗列。帽子、围巾、上衣、裤子、裙子、袜子等。由此可见,清单是一种全面有序处理事情的工作方式。
根据过往经验,对于清单中罗列的关键环节或者重要事项,我们可以用特殊的标志标识出来。让所有的环节都摆在眼前,在认知范围内的任务一个环节都不会被遗忘,避免无能的错误。
有了认知清单,我们可以对事项所需要的元素做好前期的准备。比如圣诞派对活动清单,我们根据各个项目再列出所需物品清单。对于暂时缺少的物品,可以尽快购买或者想办法解决。因此清单的罗列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预留出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工作和项目结束后,清单并没有完成其使命。在工作和项目复盘过程中,一定存在可改进的地方。这时候可以客观地根据实际情况,更新和修正清单,持续改善。修正清单的过程,也是扩展认知的过程。
清单不仅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还会用到大企业的管理,医院等大型机构的管理,清单在减少无能错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意义重大的清单,不仅仅要写在纸上,还需要印在心上。清单,让工作和生活更简单。让清单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