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乔布斯重归苹果后,推出了一款力挽狂澜的产品——iMac,经此一役,原本积重难返的苹果实现了扭亏为盈。自此,极简主义的产品理念便席卷了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而在东方,同年诞生的腾讯也深受这种文化的浸淫,并将其融入自身的互联网基因之中,在日后一次次的产品迭代过程中,使之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产品哲学。
马化腾对产品极简主义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以下列举最具代表性的三条:
少就是最合适的
Don’t make me think(别让我思考)
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
看似独立的三条准则,背后的逻辑都是指向同一个立足点——用户体验。
2008年,马化腾在腾讯创新大会的一次颁奖会上对全体员工道出了他对“细节美学”的理解:
像邮箱的“ 返回” 按钮放在哪儿,放右边还是左边, 大家要多琢磨,怎么放更好,想好了再上线测试。对同一个用户发信,在此用户有多个邮箱的情况下如何默认选择最近用的一个账号,这些需求都很小,但你真正做出来了,用户就会说好,虽然他未必能说出好在哪里。
从这短短几句话,不难找出上述三原则的产品哲学,而将这种产品哲学发扬光大的人,就不得不提到微信之父——张小龙。
1997年,张小龙因独立写出Foxmail而一战成名,并被业界普遍视为南方最好的程序员。1998年,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张小龙以12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深圳博大。
7年后,腾讯为了与Hotmail抗衡,决定收购Hotmail在中国最强的竞争对手Foxmail,以此弥补QQ邮箱用户使用率低的短板。
马化腾第一次与张小龙见面,便中肯地说出一句令张小龙至今难忘的话:“Foxmail的体验做得特别好,我们自己也做,发现怎么都做不好。”
当时,谈用户体验的人很少,张小龙一开始也没反应过来,直到进入腾讯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做软件的都知道怎么做。后来意识到,他在做Foxmail时,是不自觉地模拟了用户的行为,只是当时并不知道那叫“用户体验”。
从那以后,两人便心心相惜,无形中产生了某种默契,马化腾礼贤下士,在广州成立研发中心,张小龙出任总经理。随后,张小龙更是将用户体验注入其参与的每一款产品。
少就是最合适的
微信有个功能相信大家都用过,叫“摇一摇”。这个功能最早出现在一款叫Bump的Apps上,这个软件是让两个人碰一下手机来交换名片,在中国并没有人知道这个软件。
张小龙团队很受其启发,但是又觉得如果只是用来交换名片等个人信息,太小众了。要是不能做到每个用户都能使用的话,就不是他们的目标,并不能引起很大影响。
后来大家脑洞大开,想到为什么不能直接摇一下手机,干脆不要停留在熟人,陌生人也可以摇到呢,那不就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了么。当时想到这个点,就有了这个方向,觉得挺好。
这是一种极简自然的体验,这个体验如果做得非常流畅,摇一下手机,就和远方一个人连线上了,这种新鲜感,会拓展人与人的社交范围,会变成每个人都很爱不释手的一个东西。
果然新功能上线效果出奇的好,第一个月的使用量就超过了一个亿。
当时马化腾发了一封邮件给张小龙,问是不是应该仔细考虑一下竞争对手会来模仿的风险,会不会在上面叠加一些东西,就说自己也创新了。张小龙回复说,现在的这个功能已经做到极简化了,竞争对手不可能超过腾讯,因为腾讯是做到了什么都没有,对手想要超过他们总要加东西吧,然而一加就画蛇添足,反而超不过腾讯了。
如今,摇一摇功能又迭代了,不但能摇出人,还能摇出电视节目,不需要做任何按键输入,手机就能识别听到的电视节目。不管老人还是小孩无须教程就会使用,这正是“少就是最合适的”的有力证明。
Don’t make me think
事实上,理性行为在现实社会很少发生,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非理性的,人类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时间、信息量、目标、兴趣、参照物、他人)的影响。
人们做选择时考虑的不是二者各自的绝对价值,而是他们的相对价值——他们得到什么,放弃什么。非理性行为并不是飘忽不定,而是有规律可循,是系统的并可预测的。
Don’t Make Me Think——当我们真正理解了用户行为,并可以预测他们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改善用户体验,促进用户决策。
在微信产品中,“朋友圈”主张发照片,不鼓励发文字,出发点是基于人性的思考。一方面写一段字的难度远远大于发一张图片,发照片可以让更多人更容易表达与理解;另一方面,发照片的思考程度要低于发文字,更能够反应出人的真实面貌,增强社交性。
有人把手机比作当今人类的一个新器官,它起着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作用。而伴随着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红包等社交新模式的诞生,微信构建了一个内生闭环式的商业生态系统。在微信生态系统里,你可以聊天、刷朋友圈、搜索、浏览文章、查找附近的人、购物、玩游戏,几乎无所不能。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做到了一健触达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帮助用户实现了“别让我思考”的诉求。
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
微信中的“扫一扫”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呈现。“扫一扫”可以通过二维码实现在线付款、添加好友、下载应用,一键跳转第三方应用等功能,而无需额外的操作。
再简单介绍一个最新版微信中不易觉察的新功能,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体验:
朋友圈可以同步Twitter、Facebook;(说明:大陆用户需要在系统设置——通用——语言与地区——切换地区到香港之后,才能看到如下的同步twitter和Facebook的按钮,第一次同步需要点亮图标,授权登录。)
这些功能的开发都是在践行“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的理念。
结语
产品极简主义就是要坚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加强用户参与和反馈,不断更新迭代,让用户体验接近极致。
在互联网行业里,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未来,昨天一旦过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