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第25天:
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褅之说。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孔子在这里说,如今天子拜祭的时候,到开始把酒倒上地上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心里面没有什么尊敬了,就想着赶紧做完事就走啦。如此心里没有敬意的去拜祭天地,我连看都不想去看。
孔子从这样的一个现象说出了,礼乐开始慢慢的荒废,这也是他的一个忧心。那么从孔子的时候到现代,其实一切的礼数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了,人们在祭祀的时候也是非常的简单,但是我们在简单的时候并不代表我们心中没有尊重,我们在简单的祭祀当中,心中也是满怀敬意的。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心中本身就不想去做这件事情,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做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的心中是充满了怨言,充满了怨恨的,然后去做事的时候也是漫不经心,只是一种被逼的行为去做事。其实无论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事,这件事情你终究要去做。既然要做为什么不用最好的心态去做呢?既然要做我们就把它做到最好,既然要做我们就用最开心最幸福的心态去做。所以我们的态度非常的重要。开心愉快的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情才会做的更好,能量也才会更强。
孔子后面又说,如果我们去祭祀的时候自己人不去,而只是叫别人去帮我们祭拜,如此的祭拜我们还不如不去,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诚意。孔子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应该去做一个假情假意的人。
当今社会有很多的假人。不是这个人的身体是假的,而是这个人无论他从哪个角度都能感受到他的假。像很多的女士为了美去整容,去隆胸做私密修复,所有这一切都让自己变得虚荣,为了换取自己的虚荣心而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虚假的人。还有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身份变得更高贵,去博取别人的夸奖,去买lv,Gucci 等名牌,但是他没钱买,买不起真货就去买一些a货来穿在身上带在身上,以此来炫耀自己,这让他们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了是假货。这反而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狼狈。所有这样的人,为了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做出了一系列的假事,那么也让他变成了一个如假包换的假人。
所以孔子说,与其去做一个形式上的假人还不如不去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真实,更加的从容。让我们都遵循孔老先生的话,做一个踏实平淡而真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