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为《身体知道答案》读后感,非读书笔记因此内容和原著几乎无关,全是些一家之言,字数5000+
身体法则:只要第一名
如果身体会说话,他肯定会告诉你,他只听第一名的话,有且仅有当下的第一名会获得身体行使权。
记住这一点,你才不会被意识和欲望蒙骗,身体不撒谎,从来不搞错谁才是当下的第一。
某天,你想早起跑步,可是你的身体却一直赖在床上。你的确想跑步,我很明白,可是你的身体很诚实,比起想跑步,其实更想睡懒觉。是“赖床的想”打败了“跑步的想”,于是它获得身体的行使权。身体执行了赖床的指令。
每一天,我们都有万万个“想”闪过大脑,而身体却只有一个,就像精子有万万个,卵子却只有一个,唯有拥有了卵子的那个精子,拥有了降世的机会,同样地,唯有拥有了身体行使权的那个想法,拥有了降世的机会。
唯有它能说:我降临了,我存在于世了。
很有意思,生命就像一条有长长的线,最初无数精子蜂拥而至,唯有第一个能在这条线上染上自己的颜色。接着,又有无数个想法蜂拥而至,在这天看起来很长,但很有限的长线上,每一次都只有一个想法能给这条长线染上属于自己的颜色。有一些想法只稍稍碰了一下长线,便被挤下了场,有一些想法却一直绕着长线跳舞,伺机而动。
看他的行为吧,你就看见了这个人的无可辩驳的第一意识,再看久一点,你还能看见是“谁”一直在盘旋,梦想家还是批评家?
“我想,可是。”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些YESBUTER,如果要我将这句话补充完整,我相信它是这样的——“我想,可是它是个第二名。”
所以它无法拿到身体的使用权。
那么,第一意味着什么呢?与卵子结合了的精子,与身体结合了的想法,意味着一个最直接的质变——从虚幻变成真实——“你”终于降临于世。
唯有这个“你”是别人可见的,我们经常说,爱要说出口,这个说出口,是借由了身体,所以是别人可见的,我们又说: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爱你,别光听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因为行为也借助了身体,也是可见的。
想法唯有借助身体才能进入真实世界,唯有这样才“可见”,唯有“可见”能在真实中发挥作用唯有真实能联系真实。假如一个人很想很想,一个人很爱很爱,可是这个想和爱一直没有拿到身体的行使权,我有绝对理由怀疑他们最好不过是个第二名。
假如那个《陌生女人》没有写信的话,她很爱很爱又如何呢,只能留在她的孤独星球里感动自己了。如果没有行为支持,你很想很想又如何呢?如果一直是第二名的话,如果你一直无法用行为来捍卫你的梦想,世界只当你根本没有梦想,反正也没差。想想你之后的那些精子们吧,其实真的没差。
了解一个人最不容易被迷惑的就是看他的身体在干什么,了解自己最好的办法亦是如此。要看一个人爱不爱自己,看看他爱不爱自己的身体就可以知道:一个三餐不规律,经常熬夜,不爱运动的人,虽然嘴上说爱自己,但潜意识里却在说我对自己毫不在乎。
我有一个神,我发誓永远追随它,它赐予我一件神器来展现和表达我的灵魂,就是我的身体。
神说:思维是为了引出身体的感受,而身体忠实地反映着你的内在法则,因此凡是没有经过身体检验的真理都是别人的真理。
如果你感受到的和别人告诉你的不一样,忘记别人说的。
放松身体,会使感受更清晰。
MY & MINE:我的。
内在法则(投射与内摄)
关于我是谁,哲学家们总是争论不休,有人说我在出生之前就注定我会长成这样子,就像种子一样,早就决定了最终的样子,比如梨树种子即使遇到狂风暴雨也只会长出梨子来;有人说没有这回事,出生之前每个人都一样,是一种待绘的白纸,是后天经验使他们各有各的不同。
前者因为认为一切早已注定,学不会争取,后者认为一切人为,学不会接受,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老祖宗早就帮我们想好了折中的办法:命是注定,运是可变的。有句更通俗易懂的话这样说: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有区分这两者的智慧。
那么智慧呀,来区分一下这个”内在法则“到底是属于可改变的,还是不可改变的吧。
有个这样的故事:一个货车司机正在爬坡,已经开了三个小时,昏昏欲睡的他就要把车开到山顶时,迎面来了一辆车,车上的司机伸出头来,对他大喊了一声:“猪!”两车呼啸而过。他的瞌睡一下子就醒了,马上伸出头,冲着车的背影大声骂道:“你他妈才是猪!你全家是猪!”他得意地回过头来,就发现前面的路,天啊,一群猪!他刹车不及掉沟里去了。
很显然,这位瞌睡的司机对“猪”是有内在法则的,这个内在法则在说:猪是一个辱骂人的词,如果有人对我说了这个词,他就是在辱骂我。那么他是怎么得出“猪是一个辱骂人的词”这个法则的呢?是由于在他先前的经验中,他经常看见他人使用或者有人经常对他使用这个词,而使用这个词的时候毫无例外带有“辱骂”色彩,在这种经验学习中,他逐渐生成了“猪是一个辱骂人的词”这个法则。生成这个法则后,如果他没有对这个法则有察觉,就会对这个法则深信不疑,并根据这个法则做出反应,就像故事里他因为感到受辱而反击,破口大骂了对方一顿。这是其一。对法则没有觉察的第二个特点是:认为对方肯定也知道这个法则。
他对我喊”猪“肯定是因为他知道猪是骂人的,还故意这样对我这样说。
因此不难看出,内在法则的形成是通过不断“投射”与“内摄”逐渐形成的。每当他投射出猪的概念,他就吸收到辱骂的意思,再后来他就信以为真的,并把这个法则纳入囊中,他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法则“。
第三,他会以身作则地把这个规则延续下去,“教给”身边的人,就像当初身边的人“教”他那样。他把从小世界所得的规则投射到大世界上,使得大世界的人能发现他有这个规则。
可见的外部关系反应着不可见的内部关系。好好观察你的外部关系,你会发现一些内部关系,从而看见你的内在法则。原来这只是我从小世界里带出来的法则,它不是大世界的真理,只有发现了这个,它才属于”可改变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小世界而来的,带着各种各样“看不见的”小法则。我们要如何发现这些小法则呢?
我不知道别人用的是什么办法,但我自己用的是“原子核法则”——原子这么小,肉眼根本不可见,科学家是怎么推测它里头有什么东西,长什么样子的呢?答案是用光子去撞击它,按照科学家的猜想,用“子弹”射击“薄纸”是妥妥地会穿过去的,万万没想到竟然有小部分“子弹”被弹了回来。(金箔实验)
因为它们打中了原子核。
外在世界每天发生很多于你有关的事,就像那大部分的光子,它们直接穿过了你却没给你留下什么反应,但是,有一些事发生了却令狠狠地激起了你的身体感受,你喜、怒、哀、惧,非常迅速地,你就做出了你相应的反击。
它们打中了你的内在法则。这些法则包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应该,什么不应该……
发现小法则后,还没完,是不是所有小法则都是不合理的呢?怎么的法则是合理的呢?
别人怎么判断不合理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自己判断不合理的办法是:当我认为唯有改变别人的行为才能使我的痛苦减少时,我的法则是不合理的,一定还存在什么方面,是没有看见察觉的。
“如果我娘不催我结婚,我就不痛苦了。”
“如果你赶紧结婚,我就不担心了。”
发现不合理,还没完,(老天,到底有完没完了,真的,亲爱的读者,马上完了)因为合不合理这事身体是不会想的,也就是说,即使你发现你的法则已经过时,是不合理、不适用了,你的对此的反应还是一样的,该来的痛苦一分都不会少。也就是说,即使我知道我娘一催我结婚我就痛苦,我甚至知道我为什么会痛苦,就是因为每当她这样说,她就在暗示我“我的生命价值应该由婚姻来决定,否则我是没有价值的。”这毫无疑问是我娘的内在法则,然后她把这个法则“教给”了我。如果我还认同这个价值观,我就会一直痛苦,所以,我必须把令我痛苦的法则换掉。我才会不痛苦。
问题是,我能换掉吗?这是我能改变的吗?
把“猪是辱骂人的词。”变成“猪不一定是辱骂人的词。”再变成“猪是夸人粉嫩可爱的词。”
把“30岁不结婚就一文不值。”变成“30岁不结婚不一定一文不值。”再变成“生命价值和是否结婚无关。”
但假如只有你一厢情愿这样认为,法则是不会变的,因为那不过是一种自欺。如果只有你自己认为自己值得被爱,在外世界所有人都在说你不值得,你的值得被爱只是一种逞能和自欺而已。相反全世界都认为你值得被爱,唯有你不这样认为,也是白搭。唯有经过同样途径检验的法则才会生效,也就是说,你的新法则必须经历“投射内摄”的成功轮回,才能生效。生效的意思是,你才能使用它,才能抵抗“外敌”。
在大世界里,能生效的法则有很多,你拥有的只是其中一个而已。有很多其他人选择了同样生效的其他法则,因此同一件事不同的人遇见会有不同的反应。但愿你选择的这一个,是你主动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不知不觉中被别人“黑“进来的。
相信你的身体(感受)——找出你的想改变的小法则——选择一个新法则——将它投射到外部世界——轮回!
书里提到有些人拥有这样的内在法则(从他们的小世界,也就是童年成长期间形成的小法则,适用于他们原来的小世界),比如“我是垃圾。”“我是坏人”“我不值得被爱”之类的,他们不断地将这个信息投射出去,然后引导别人回应自己的投射,好保护他们的内在法则。这听起来很莫名其妙对不对。其实是因为他们把内在法则定义为不可改变的,舍弃了这个法则就等于舍弃了他自己。一般这类违和感满满的法则都和家庭爱的方式有关,不能舍弃这个法则是因为这个法则曾经带来和爱有关的好处。这种深层的法则虽然原理上还是和上面的一样,但却不容易走出来,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行为、能力这个层面的事,它还关乎你的自我,甚至动摇了系统,如果杀掉一个坏人会令地球毁灭,你会杀吗?不会!不但不会,你还会保护它。
这种满满的违和感也是这样的,他们潜意识里相信“失去这个法则,我就会被人抛弃!(我会失去爱/我会很害怕)”即使意识上知道这事有害,还是不肯离开这些法则(甚至暗暗地保护着它)。假如不能理解他们的恐惧,就不会理解他们为什么死守着坏信念不肯走。
“为什么不变得更好呢?”
每当你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切记,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条件。——《了不起的盖茨比》
请注意,这些法则也拥有上述特点,就是会往外传,他们一定会发挥作用的。一个明显有害的东西,却锲而不舍地引诱别人投向自己:人们是怎么自已愚弄自己的呢?
内在法则:我不配得到爱的。
内心恐惧:担心得不到爱
投射敌意:指责,愤怒,对对方说:你根本不配得到我的爱!
1. 接受投射:对方也很生气说,你才不配得到爱。(成功轮回:我认为我不配得到爱,对方也认为我不配得到爱,我果然不配得到爱!)
2. 不接受投射,这个要求对方有中正的心,在情绪中保持了自我,辨认出这是投射的把戏,这是虚假的敌意,这个敌意的真身是恐惧。察觉出这一点的他可以这样说:不,亲爱的,我值得被爱,你也值得被爱。我爱你。(轮回失败)
保持对自我的觉察,当情绪升起时,将注意力放在身体上,细细感受,是什么在身体里流动呢?
神说:是你的经历给了你这样那样的内在法则,它们是可以改变的。
神说:你可以拥有自己的法则。
I AM:我。
梦想家、现实主义和批评家。
上面说的,是“我的”,如果你要了解一个人,最好去了解他的内在法则,这样你就能预判他的反应。不过我认为,这些“我的“都是可以改变的东西,而当你主动选择了它们,使用了它们时,它们就进入了“我”的范围。
而书里提到了,每个我都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梦想家”、“现实主义”和“批评家”。
梦想家是生命的原力,代表着你的想,她没事就喜欢做梦,每天“我想!我想!”的。
批评家刚好相反,他代表限制和回避,他没事就爱警告和批评,每天“我不想!我不想!”的。
现实主义代表行动,他衡量着梦想家的想和批评家的不想,决定让身体去干什么。
请注意我的朋友,梦想家、批评家和现实主义中,唯有现实主义拥有了身体的行使权,因此,也唯有它是存在于真实世界中的,如果说他是“真我”的话,梦想家和批评家都是“虚我”。
因为梦想家拥有生命的原力,所以最令人愉快的做法就是让梦想家指导行为,可是有些人的批评家根本不是省油灯,有些甚至老早就把梦想家掐死了,或者稳稳地占据了压制地位。
要知道,我们前面说了,身体的法则是,只要第一名。
梦想家说:我想降临!我想出现!我想到真实世界去!
批判家说:你别想!来想想那些黑暗危险和恐惧吧,你不行的,你根本应对不了,别浪费时间了……
真庆幸我的梦想家还活着,不仅如此,批评家还超怠惰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简直都不想混了!
I AND U:我和你
亲密关系
通过观察我如何对待身体,如何“使用”身体,来了解真实的我。
通过观察你如何对待身体,如何“使用”身体,来了解真实的你。
当【真我】是爱我,爱你,爱世界时,
当【真你】是爱你,爱我,爱世界时,
我们会建立以真为基础的爱,由爱生美。
这就是我所想要的亲密关系:让真我和真你相遇吧,这是一段治愈性的、自愿共同受难的关系,我们自发地不愿意弃彼此的痛苦不顾。
身体就是潜意识,观察你的身体,它是在爱之下,还是在虐待之下?
你对它做了什么,都有证据留下,爱使它健康灵敏充满活力,虐待使它疼痛和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