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活在未来和希望中的人。若对未来没有合理的预期,则会经历一次次的失望和挫败。
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比较理性和能接受挑战的人。回望过去几年的自己虽然有所成长。但在合理预期上也没有做得很好。如果能更早地在合理预期成长,至今应该有更多的收获。
刚刚毕业之际,我们都急于证明自己,想更快地看清这个世界。工作一小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无论是从认知和收入上,涨幅都不大。于是迷茫和焦虑。
年轻时的焦虑和迷茫,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们往往会高估自己一年的变化,低估三年五年的变化。
如果有一个机会可以回到过去。经历三年的各种持续考验,锻炼出一种能让你永远可以存依的超强能力。你会选择这个机会吗?站在现在看过去,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这个机会。但面对当下,绝大多数人无法坚持面对持续的考验。
如果过去三年:坚持在同一个岗位上持续地锻炼精进自己;坚持每天阅读,升级自己的认知;坚持锻炼一项硬本领,例如英语能力、演讲能力、写作能力...起初的变化一定是不明显的,但三年之后一定会让你有所质变。
然而当变化还不够明显时,有人不断通过改变外在来去做新的尝试。稍有不顺就考虑换一份工作。换的工作也不是深思熟虑的,于是下次只能接着换。一有焦虑就报各种培训和课程,最后发现能坚持学完、学以致用的寥寥无几。智商税一次又一次地交,也不见自己的长足进步。
想要通过外在的改变,是找到或达到自己应有的预期。这样的时间成本太高,而且往往还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要想定好合理的预期并达成预期。首先要做的是减少自己的预期,只确定必要的预期。
年轻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可能性。直觉告诉自己,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想要成为的人。然而无论再怎么年轻,我们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实现不了所有可能。尽早地给自己定下确定性的选择,并将时间注入进去。
以前觉得好像什么技能都要懂一点,看见教程、课程有关的就像多看一眼。事实上是,如果我们没有沉淀一两样出众的技能之前,其他的技能我们也学不好。应该先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在自己主要的想要提高的能力上。
其实人生还有一个维度就是不做什么。如果我们能保证长期不做傻事,那也可以过好这一生。知道实现目标的难度,合理取舍。给既定的目标和预期,留给多的时间和空间。
有了目标和预期,计划和执行就是关键。不能严格长期按计划行事,预期也只能是在心里想想而已。在执行计划时,不要一味地去想灵活性,不要轻易中断计划。不能连续执行的计划,很难有所质变的成效。
设一个合理的预期,把时间聚集在同一个方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