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欢蔡依林,不管我听不听她最新的专辑,买不买她新的唱片,就是纯粹的喜欢着她。这种喜欢与所谓追粉没有任何关系,我喜欢那个很纯粹,没有任何关系,靠自己的努力,凭着对自己现状永不满足,不断给自己压力,更为很好的Jolin的蔡依林。
很喜欢网上一段16分钟介绍地才蔡依林的视频,视频中,Jolin展示的只是自己入行来的一段小插曲,《舞娘》是她入行以来的一张极具突破意义的唱片,可是她从一个没有舞蹈基础的外行努力到以假乱真被大众公认是专业水平的舞蹈演员,从没有体操背景努力可以与体操运动员媲美的体操技术。
我一直很喜欢蔡依林,不管我听不听她最新的专辑,买不买她新的唱片,就是纯粹的喜欢着她。这种喜欢与所谓追粉没有任何关系,我喜欢那个很纯粹,没有任何关系,靠自己的努力,凭着对自己现状永不满足,不断给自己压力,更为很好的Jolin的蔡依林。
很喜欢网上一段16分钟介绍地才蔡依林的视频,视频中,Jolin展示的只是自己入行来的一段小插曲,《舞娘》是她入行以来的一张极具突破意义的唱片,可是她从一个没有舞蹈基础的外行努力到以假乱真被大众公认是专业水平的舞蹈演员,从没有体操背景努力可以与体操运动员媲美的体操技术。
练舞练到受伤,脚出血还要继续坚持。一遍遍的排练,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一遍遍的重来,因为对自己的高水准要求,当所有人都觉得Jolin其实已经真的很好的时候,只有她自己觉得不好,达不到自己要求时是会失望会放声大哭,只是她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突然想到了,很喜欢的一位央视主持人张晓楠在《就是不想负了青春》中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得不到是因为没有想要到发疯。我觉得蔡依林就是那种自带发条永远在自我施压的人。所以在风向瞬间可以倾倒,新人层出不穷的娱乐圈,她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坐一姐的位置,拿奖拿到手软,不断得到自己想到的东西。
她早就已经是天后了,拥有了普通人很多辈子都花不完的金钱。可是她从来都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总是要求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还要学出专业的水平。她也有父母,天后的父母对于这么优秀的女儿肯定是百般呵护。可是蔡依林身上看不出半点娇气,看不到任何自我松懈。她牺牲了陪家人的时间,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了,她不是在赶通告就是在去赶通告的路上,这么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着。除了她自己说的,她有比一般人强十倍的羞耻心。更多的应该就是对自我要求的高度自律管理吧。想要,想得到,才会努力去争取,才会拼命去得到,得不到只是没有想要到发疯。
不管外力怎样,欲望,才是支撑努力的最强劲信念。
年底突然遇到个新工作推荐的机会,本来已经满怀希望的等待录用的消息,却突然得知并没有被看中,但是爸妈反而都来安慰,鼓励我再接再厉。口中一遍遍强调无所谓,别气馁,过了年之后再好好找新的工作机会,这次没被录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我比谁都更加清楚,他们有多想让我在过年回家前就把换工作这件事情落实。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还算可以的待遇,还有他们常年累月被贫穷压抑着急需释放的自尊心,对能够满足生活其实是可以被努力改变的期待。
我一直很清楚,我的家境不好,在我们那个小地方,一个祖上世世代代务农为生的家庭需要抚养两个大学生,对没有一技之长老实巴交的父母来说有多么艰难。他们所有的认知就是,在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他们一直为他们的信念源源不断的输送养料,持续付出。不过也许是我跟我弟天生就是他们希望的毁灭者吧,虽然我们都很清楚要好好读书,但是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喜欢质疑人生是不是真的就是只有好好读书这件事儿?
我们两个的读书水平在父母的付出面前连及格的成分数都达不到,对于读书这件事,我们是彻底的失败了。我们两个都没有考上好的学校,但是确实验证了:教育是一件代价很大的投资。我这种在别人眼里的好好读书的乖乖女,需要靠复读才调剂到省内的一所民办三本院校。我弟更是悲剧,哭闹着复读结果又哭闹着去读了个大专。用我妈心情非常郁闷时候才会吐露的一句话说,这辈子的脸都被丢尽了,在亲朋面前都不敢抬头做人。
很讽刺的是,工作之后的我,还是落在人群中找不到存在感,依然继续着让父母满怀期待又偶尔让他们失望的调调。可是,父母对于这种付出的存在竟然选择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良心发现的时候仔细想想自己都会觉得无地自容,但是对于他们的一贯支持安慰我现在竟然开始质疑了。
我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和安慰呀,都是成年人了,没必要非得靠着别人的安慰剂寻找心理平衡。父母的鼓励和同情不过只是他们心疼,呵护的一种方式。这其中有时候并没有是非对错,仅仅是他们保护子女的最简单表达。自己最该清楚自己想要的一切,也是最该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生存状态,没有被录用,就是因为实力不够,能力不足,没有别的借口!
我一直不敢对自己的生活抱很大的希望,觉得这个世界是需要各种牛B人士去拯救的,我这种没有天赋,没有背景,没有才华的小角色只适合安静的窝在一个角落做着没有什么含量的工作混口饭吃就好了。哪敢做什么拿着高收入,跟各界精英媲美的美梦啊!
想想这么多年一直喜欢的偶像,我想我应该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
练舞练到受伤,脚出血还要继续坚持。一遍遍的排练,挑战自己的生理极限。一遍遍的重来,因为对自己的高水准要求,当所有人都觉得Jolin其实已经真的很好的时候,只有她自己觉得不好,达不到自己要求时是会失望会放声大哭,只是她觉得自己还不够好。
突然想到了,很喜欢的一位央视主持人张晓楠在《就是不想负了青春》中说过的一句话:她说得不到是因为没有想要到发疯。我觉得蔡依林就是那种自带发条永远在自我施压的人。所以在风向瞬间可以倾倒,新人层出不穷的娱乐圈,她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坐一姐的位置,拿奖拿到手软,不断得到自己想到的东西。
她早就已经是天后了,拥有了普通人很多辈子都花不完的金钱。可是她从来都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总是要求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还要学出专业的水平。她也有父母,天后的父母对于这么优秀的女儿肯定是百般呵护。可是蔡依林身上看不出半点娇气,看不到任何自我松懈。她牺牲了陪家人的时间,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了,她不是在赶通告就是在去赶通告的路上,这么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着。除了她自己说的,她有比一般人强十倍的羞耻心。更多的应该就是对自我要求的高度自律管理吧。想要,想得到,才会努力去争取,才会拼命去得到,得不到只是没有想要到发疯。
不管外力怎样,欲望,才是支撑努力的最强劲信念。
年底突然遇到个新工作推荐的机会,本来已经满怀希望的等待录用的消息,却突然得知并没有被看中,但是爸妈反而都来安慰,鼓励我再接再厉。口中一遍遍强调无所谓,别气馁,过了年之后再好好找新的工作机会,这次没被录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我比谁都更加清楚,他们有多想让我在过年回家前就把换工作这件事情落实。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还算可以的待遇,还有他们常年累月被贫穷压抑着急需释放的自尊心,对能够满足生活其实是可以被努力改变的期待。
我一直很清楚,我的家境不好,在我们那个小地方,一个祖上世世代代务农为生的家庭需要抚养两个大学生,对没有一技之长老实巴交的父母来说有多么艰难。他们所有的认知就是,在这种穷乡僻壤的地方,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他们一直为他们的信念源源不断的输送养料,持续付出。不过也许是我跟我弟天生就是他们希望的毁灭者吧,虽然我们都很清楚要好好读书,但是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喜欢质疑人生是不是真的就是只有好好读书这件事儿?
我们两个的读书水平在父母的付出面前连及格的成分数都达不到,对于读书这件事,我们是彻底的失败了。我们两个都没有考上好的学校,但是确实验证了:教育是一件代价很大的投资。我这种在别人眼里的好好读书的乖乖女,需要靠复读才调剂到省内的一所民办三本院校。我弟更是悲剧,哭闹着复读结果又哭闹着去读了个大专。用我妈心情非常郁闷时候才会吐露的一句话说,这辈子的脸都被丢尽了,在亲朋面前都不敢抬头做人。
很讽刺的是,工作之后的我,还是落在人群中找不到存在感,依然继续着让父母满怀期待又偶尔让他们失望的调调。可是,父母对于这种付出的存在竟然选择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良心发现的时候仔细想想自己都会觉得无地自容,但是对于他们的一贯支持安慰我现在竟然开始质疑了。
我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和安慰呀,都是成年人了,没必要非得靠着别人的安慰剂寻找心理平衡。父母的鼓励和同情不过只是他们心疼,呵护的一种方式。这其中有时候并没有是非对错,仅仅是他们保护子女的最简单表达。自己最该清楚自己想要的一切,也是最该清醒的认识自己的生存状态,没有被录用,就是因为实力不够,能力不足,没有别的借口!
我一直不敢对自己的生活抱很大的希望,觉得这个世界是需要各种牛B人士去拯救的,我这种没有天赋,没有背景,没有才华的小角色只适合安静的窝在一个角落做着没有什么含量的工作混口饭吃就好了。哪敢做什么拿着高收入,跟各界精英媲美的美梦啊!
想想这么多年一直喜欢的偶像,我想我应该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lProd_�w�[�2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