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配图,就特别亲切和欢喜。“蜡笔小新”是我女儿的第一个“胎教”伙伴。回想当时,挺着大肚,毫无顾忌地在孕期看起了《蜡笔小新》,边看边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能就是拉满了现在所谓的“情绪价值”吧……
孕期看个动画片,纯属让自己和腹中的孩子快乐吧。也许是追这个动画引发的“胎教缘故”,我的女儿自打出生以后,就特别调皮淘气,爱捣蛋,也爱“恶作剧”,某些程度也像极了“蜡笔小新”……
小新妈妈说过:“小新,我不应该把你跟别人家的小孩一起比较。”
确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我独特的“成长轨迹”。俗称的“菜中”,其实也隐藏了个别“牛娃”,比如教育洼地的第三梯队的普通初中,有个被一直视为传奇的“T同学”。
然后,搜寻网络,看到了关于T学霸的种种传说:
“他初中,包括但不限于发烧了考试考了全年级第二,右手断了用左手默写依旧全对,太牛了!这男生从初中牛逼到高中,没话讲!”
“哈哈哈哈我跟他一个初中的,有他的那前后几届都是听着他的传说度过初中的,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是拉第二名十几二十分的那种。”
所以,菜中里隐藏着“扫地僧”,武功段位深不可测,我很佩服T同学的“选择”,舍清北奔复旦,确实他做出了最适合他的最好的选择,选择自己所热爱的专业,并为之奋斗一生,这本就是一种“传奇”……
网友评论:“其实四校、八大、新五虎就没什么好吹了,基本上垄断了上海最好的生源、天赋怪、甚至家长们也是鸡的离谱那种。”
但是去年,久隆模范才是创造奇迹的学校,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低进高出”。“进去自行车,出来变火箭。”在静安,久隆甚至连市重点高中都不是,居然创造了“清北屏蔽线”的如此别样神话。
“蜡笔小新”的胎教,肯定不是家长心仪的“胎教”,会觉得有些可笑和幼稚,甚至有家长会皱眉厌弃,就像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菜中”一样,总想给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这本无可厚非,每个家长都有权给孩子指引前行的方向,而适合孩子本身的教育才是最佳的。
小新虽然调皮,但也很可爱,不要把他跟别的孩子比较,未来的某一天,他也有可能是菜中里的“牛娃”,选择这样的“胎教”,我觉得很欢乐,也不失水准呀。
毕竟最好的教育,不是银行卡上的数字,而是父母看清孩子需求的那份清醒。
今年,我的女儿即将迎来中考,我也希望并不耀眼的她,勇敢而努力地做一个“追光者”,终究书写属于她的“万丈光芒”。
回首往昔,愿她能释放自己的内心,从容地说出那一句:“我没有选择去那个最好的学校,但于我而言,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那最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