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来分享一个小经验。
之前早读课都是固定时间用直播软件红点上课,最近红点频出故障,老师换了上课平台。我想把早上6点半到7点的宝贵时间用于读书,或者做笔记,所以就尝试了推迟早读课,反正新平台随时可以听,ppt也是同步的。这两天洗漱吃饭,或是上班路上才开始听录播。实践了两天效果不佳,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1、破坏了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这个仪式性的关键因素,听课时间推后或者不固定,会导致后面的背诵,默写,写文章打卡相应延迟。前天的早读我是第二天默写的,昨天的早读到现在还没找到时间背诵。早读这项活动没有了规律,整体失去了控制。
2、与早读同时进行的活动其实限制性很强,必须是仅需要单一注意力或者仅仅是机械运动才适合,比如跑步或者压腿,都可以。洗漱,吃饭,上班路上等需要随时转换动作,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变化,所以很难集中注意力保证早读听课的效果。本想着节省时间,结果浪费了时间,听过以后印象不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从明天开始我会恢复按时参加早读直播的习惯。
今天的内容还没背诵,我先分享出来。
列一个清单看一下最近一周你有多少种情绪?下笔可还记得当时的情境?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该好好反思一下你有多久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情绪了。
推荐大家一个方法,是我学习写手帐后刚开始用的,就是列情绪清单。我数了一下自己最近一周的,有13种,7个正面,比如惊喜,成就感,满足感,感动,有趣,开心,幸福等,6个负面,比如挫败感,不开心,伤心,尴尬等。
正面情绪固然人人向往,负面情绪也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自己。
三公子的文章中有一段话很契合今天的主题:
我慢慢开始明白一点,要想更快乐的活在当下,就需要看清楚很多事情的本质,弄清楚自己烦恼的根源是什么。愤怒、忧伤、焦虑,贪婪、嫉妒,等等这类会影响情绪的东西,它们代表着什么?是我能力不足又想要求更多的利益,还是环境糟糕引诱我企图不劳而获,亦或者是其他问题。
我不会被情绪本身包裹着过日子,也不在会被他人意愿影响着做决定,我对自身发生的每一种情绪都耐心刨根究底。当内心坦荡荡地放在面前,我就明白“负面情绪的存在”只是为了拖延我”变得更好“的步伐,而我从当下开始的积极解决问题就是对“负面情绪”最好的反击。
我在工作中,看到很多人将大把时间投入到技术类的工作中,他们从来不愿意停下脚步去问问自己疲惫不堪的内心,那个本真的自己到底要什么;他们在情绪失控的时候,从来不愿意冷静下来问问自己,自己生气的根源是什么;他们在工作不断失利的时候,也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能力很可能跟工作本身出现了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