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说的就是吴三桂。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直逼京师,明思宗下诏勤王。统帅关外重兵的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随后火速带兵进京;虽然他们的动作已经不算慢,但赶到丰润(今唐山丰润区)附近时,就传来了京师陷落、明思宗自缢的噩耗。
吴三桂随之引兵还守山海关,李自成抓住其父亲吴襄,随后软硬兼施进行招降。一开始,吴三桂是接受的,甚至已经带人往西赶;但在途中,他听说自己的爱妾陈沅被李自成悍将刘宗敏霸占,随即暴怒翻脸,击败了接替自己守山海关的农民军后,果断投靠了早就对自己暗送秋波的多尔衮。
吴三桂降清带来的冲击是致命性的。作为当时辽东的最高统帅,麾下掌握了明朝最为精锐的边军;而随着这支唯一能跟清军掰手腕的大军变节,明朝的原有防御力量几乎瞬间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望风而降、扭头反噬,不断有精兵强将加入清军的阵营,并且成为对方南下中原的骨干力量。
北有带路党,而南边的明朝残余也忙于内讧,让原本以为占据北京就是奢望的多尔衮喜不自胜。洪承畴经略江南五省,孔有德打广西,尚可喜、耿仲明向广东,而吴三桂负责四川、云南,当初强悍的金国没能实现的愿望,反而被实力更弱的后金(清)给达成了。与其说清军打下了中原,不如说是明军击败了明朝。
在带领清军扫平天下后,这些带路党被投桃报李、封爵为王;但所谓做贼心虚,背叛过旧主的人,哪敢奢望新主人会相信自己的“忠诚”?康熙十二年(1673年),他们上书朝廷,名为请求撤藩,实为试探底细,结果清圣祖竟然真的同意。
于是吴三桂自称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带头造起了满清的反。
当时,清朝的统治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而且吴三桂的势头一度相当生猛,据称,云南、四川、湖南、福建、广西、贵州六省悉数相应,吴三桂在下一年就完全占有了云南、贵州、湖南三省。但为啥这次看似轰轰烈烈的反清之战,仅仅8年后就彻底失败了?原因有三:
第一,名不正言不顺。
任何时代打仗,都要讲究个师出有名。在这方面,吴三桂原本就比较不占优势。毕竟作为当初的头号带路党,他可是亲自擒杀了永历帝,丝毫没给自己留后路。但如果定位准确、利用当时广大汉人内心还未消融的抵触情绪,也许事情还会有些许转机。
但吴三桂压根不在意这些,他虽然曾经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但占领湖南后就迫不及待地建国“大周”,自封皇帝,把在民间仍具备感召力的大明抛在一边,这等同于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纯粹的“叛军”,处于极端不利的舆论处境。
对于这种态势,年仅19岁的清圣祖洞若观火,他甚至没准备动用清兵:“从古汉人叛乱,止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于是,平定三藩之乱的骨干,同样是汉人汉兵,张勇、赵良栋、王进宝、蔡毓荣、徐治都、施琅、姚启圣、李之芳......在这些“新秀”面前,业内前辈吴三桂等人败下阵来。
第二,三藩心不齐。三家原本说好了一起举事,让清圣祖顾此失彼;但只有耿精忠及时响应,尚之信过了两年才在广东造反。并且,这两人一方面并不真的服气吴三桂,甚至还极度反感他找自己讨要粮饷;同时,他们跟隔海相望的郑氏极不融洽、内耗严重。这些反清力量根本无法形成合力,又过了一年,耿、尚再度降清,吴三桂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第三,吴三桂的胆气与能力今非昔比。
虽然是史上臭名昭著的叛徒,但早年的吴三桂在军事方面还是挺有一套的,所以他能力破李自成军,平定陕、川、滇,追杀永历帝至缅甸,并且还打败了水西土司安氏,被清廷公认为战功第一。
但到了起兵反清时,吴三桂已经62岁,早已过了精力、心气最旺盛的巅峰期。刚刚起兵时,有人劝他亲率主力北上、直捣清朝腹地,但他犹犹豫豫、不愿挪窝;直到第二年,眼见江南各省起兵响应、湖南被成功拿下,他才动身离开云南亲自督战,但仍旧坚决不愿意渡过长江;虽然制定了分兵两翼、进攻山西/江西的路线,但当清朝陕甘提督王辅臣起兵响应时,他的兵马没能及时赶去配合,导致功败垂成。
可以说,吴三桂的反清之战,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他一无天时:清朝统治逐渐成型,民间的反抗力量趋于平静;二无地利:历史上从南往北进攻,除非力量对比居绝对优势,向来是地狱难度;三无人和:曾经被人恨之入骨的叛徒起兵反叛新主人,哪能获得人们的支持?说到底,他不过是个职业军人罢了,屡屡试水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哪能次次有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