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疗》读书笔记:第五章 边界1:框架—陈明明

作者从三个方面谈起。

一、 对治疗师和边界的总体观察。

1、框架与源于偏离框架的问题

这里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就是“要咨询倾听来访者的个人史,以找到他们关于他们父母的具体局限性的主题。在通常情况下,寻常的友善、感兴趣以及温暖的敬业精神已经足以通过此类测试。”

2、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心理差别。作者表达,来访者的心理学基础与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学基础是非常不同的。但心理咨询师有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喜欢亲近、不喜欢分离、害怕拒绝,以及容易内疚而痛苦等。他们倾向于自我批判,过度承担,把别人的需求看的高于自己的需求。看到此处,感觉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二、特殊的边界以及它们的变化

谈到几点。1隐私与不可侵犯性。2、时间。3、金钱。作者说,当治疗师把金钱看做生命中的现实物体而不是肮脏的秘密时,对病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4取消预约。5可获得性。

三、说“不”的艺术

作者说,当我们把这些限制、规则与我自身的需要联系起来,病人更愿意配合我们的规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