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哇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9岁。
哇哈哈AD钙奶是很多人的童年,哇哈哈矿泉水更是几乎人人都买过的一种产品,但是直到看到这个消息才发现,一直以来自己关注哇哈哈公司的相关资讯特别少,所以第一时间去查了相关资料补充一下空白。
这个消息是怎么知道的呢?(我从不刷抖音类的短视频)
是在得到知识城邦里,因为关注了刘润的知识城邦,所以推送了刘润的最新一条给我:
没看明白刘润买AD钙纪念啥,是他给哇哈哈做了战略咨询?还是去参观了哇哈哈有什么合作谈成了?还是什么哇哈哈上市满多少年的纪念性事件?(并没关注到这个图片黑白色,还详细观察了下图片背景是什么场所,想找到些线索)。
于是评论区问一下,收到其他得到同学回复说董事长逝世:
然后就回到了开篇说的想查些资料补充一下空白。
投入到哇哈哈集团相关的信息里,完全没意识到我的回复存在“中间地带”的“险境”
收到有人评论我的回复,出于礼貌做了解释并没多想这句话是不是有其他意思。
今天下午又收到条提示消息,打开看后觉得莫名其妙,深感人言可畏,什么是“唾沫星子淹死人”。对于本身很敬重的心情竟被扣个不尊重的帽子,情绪瞬间顶到天灵盖…
虽然只是小小的事情就让我感受这么强烈,想到网上很多事件的相关人的心里承受能力,持续的轰炸造成恶性事件的太多。
过度解析别人的话真的想抽烟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在与同事相处时,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造成的后果可大可小。
在家庭关系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造成的关系疏离,对我们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在亲密关系中,有多少争吵和“无理取闹”都是关于对对方的话过度解析。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人都想开心的生活,怎么开心?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阿!还可以怎么开心?不要去做一定会不开心的事阿!
这种过度解析别人的话的行为,解析出来了有啥开心的么?不能,只是无事生非,远离!杜绝!
我又是怎么平息这波情绪的呢?
“幸存者偏差”!
我想到刘润的这条城邦是很多人看的,能评论留言的也是看后一少部分,而这么多人我这条回复也只有这个人发出了她“个人感受”的评论,不能把她的评论当做所有人的感受,只是她过度解析了我的意思,不需要过度在意和理会,她只是“幸存者”,作为样本我就大错特错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