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452)

第115回:夺涪关张任设潜伏         取雒城庞统分行兵(06)

      庞统侧目一看,纸上寥寥数言:“诸葛军师台照,季常初六到此,宝函拜阅。至于初七进兵雒城之事,尚在计议之中。有关详情,容后告复。”云云。庞统这才放心。

      就这样一封信,马良一到荆州,孔明已经知道刘备吃了大败仗了。

      现在马良收起回书,藏在胸前,对刘备和庞统一躬身:“皇叔、庞军师,下官告退了。”

      庞统把手一挥,十分冷漠。刘备起身说:“大夫一路之上小心了。”

      马良转身就走,忽听后面有人叫住:“马大夫,待在下相送一程。”

      回首视之,却是一个陌生人,身上从事冠带,前发齐眉,后发披肩,不知是何许样人。“请问……”

      “大夫,在下姓彭名羕,字永言。”

      马良听说他就是法正曾提起过的彭羕。心想,你是西川的大才,有功于刘备,又能料到孔明派人送信,连庞统都拜你为师,不是等闲之辈。你要送我,看来有话要说。一路上能与你交谈交谈,倒也难得。

      便说道:“多谢彭先生美意,下官有礼了!”

      两人出营上马,并驾齐驱,往涪关而去。彭羕见身后并无人跟随,便说:“大夫奉军师之命到此送信,可知其中利害么?”

      “下官只道来日不宜进兵,军中之事尚不明了。还请先生点拨。”

      “在下愚意,来日进兵乃是庞军师之意,军中多有谏劝,奈庞统战意已坚,难以醒悟。来日攻伐雒城,败局已定,主、帅之间,必有一人遭难。”

      马良听到这里,十分紧张。心想,照彭羕的意思,刘备和庞统两人必定有一个身遭不幸。这两个人一个都不能死的,刘备死,群龙无首;庞统死,刘备也危险。这可怎么办呢?

      忙问:“未知主、帅二人哪个有难?”

      “在下不须讳,正是庞统。明日双七节,庞统以为有机可乘,张任少有提防,定然一仗取胜。在下是西川人氐,曾与张任同僚,素知其善用计谋,刁滑多变,来日必定周密部署。庞统若执意进兵,恰好堕入圈套之中,好似飞蛾扑灯,自取其祸。”

      “先生既知有此不测,何不当面奉劝,反而坐视?”

      “大夫有所不知。在下数进谏言,奈其刚愎自用,反而见罪。今日诸葛军师书信到此,大夫也可略知一二。当然,在下以汉室为重,回去仍要再陈忠谏。请大夫速回荆州禀告军师,速速领兵进川。”

      “若如先生之言,庞统身亡,皇叔由谁人可保?”

      “皇叔的安危自有彭羕担保。不过,有言在先,要与孔明军师约期定日。”

      “何日为限?”

      “在下保皇叔至大除夕性命无虞。若过此日,彭羕才疏学浅,概不负责!”

      “一言为定。拜托了!”

      马良刚要策马,彭羕又说:“大夫且慢!”

      “彭先生还有何见教?”

      “若诸葛军师进川,彭羕已思下两条进兵途径,请大夫转告,以供军师鉴察。军师若从荆州发兵,可分兵两路而进:一路走旱道,陆地之上关隘险要,守将皆是川中文武全才,进能伐,退能守,非军师亲统大军克之不可。一路走水道,虽然守关川将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然勇而无谋,不谙用兵之道。素闻翼德三将军有将佐之才,昔日用谋独挡百万曹军,足以从水路进取各处关隘。”

      水路上的守将都是黑脸,有勇无谋;张飞也是黑脸,有勇有谋。有谋胜无谋,黑脸吃黑脸,正所谓黑吃黑,拿得稳。

      自古以来,用兵布阵莫过于精通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方面。天文、地理是客观的条件,人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而人这个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想驾驭人的意识,就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还要有一整套战略战术。所以,彭羕建议以孔明的大智大谋从陆路进取各处守关将的小智,以张飞的有智有勇去战胜水路上守将的有勇无智,这是很有道理的。

      马良听了这番话,顿觉神清气爽,一扫刚才的抑郁心情,恨不能一步跨到荆州,向孔明申达彭羕的意思。

      两人边谈边走,不觉已近涪关,暗恨凤鸣坡道太短。马良扣马,拱手道:“先生住马了。所言之事,马良铭记肺腑,回转荆州告复军师。皇叔的安危拜托先生了,先生请回!”

      彭羕也向马良拱道:“盼诸葛军师早日麾师下川,在下恭候在此。后会有期!”

      马良带着悲喜交集的心情,策马扬长而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