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8 陈晓云
被禁固的想象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苹果是圆的,香蕉是弯的,小草是绿色的,大海是蓝色的……一切的一切,大自然是规定好的,所以当大人在给孩子讲故事,总是会强调这些“知识”,生怕孩子想“歪”了,善良的白雪公主就一定会和拯救她的白马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当孩子提出与故事截然不同的结局,马上就会被贴上“不对”的标签,每个故事都被冠以固定的过程和结局,大人讲故事时总是把偏离故事原有发展情节的孩子给否定,好像对待偏离轨道的火车似的让人感到头疼,所以,我看过很多一二年级的学生,看图写作文任他们怎么绞尽脑汁,就是不会,应试教育的指导下,永远都是“今天天气真好,小红和小明一起去…………他们很开心”,所谓的作文速成班,就是给他们一些写作文的模板,照着搬,看过很多三四年级的学生,在续写一些给了故事开头的作文时,显得不知所措,“小花猫遇到了大灰狼,拼命的跑,跑到一条小河边,遇到了小猴子,续写小猴子怎么救小花猫”,这类作文扣分最高,为什么?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提到作文就烦恼?最关键的就是他们缺乏想象力,当他们天马行空发表自己的想象力时,总是被“纠正”,久而久之,想象力就只好在脑袋里睡觉,没有想象力的作文,能多优秀?永远就是公车上给老奶奶让位、马路上扶老爷爷过路、生病时妈妈一夜没睡照顾我……这些老掉牙的梗,总是套着这些故事来写,懒于发挥想象力,作文能有进步吗?
这些是孩子的错吗?
大人总是一句这孩子太懒,懒得去思考,懒得去想象,曾几何时,孩子们也是乐于思考,乐于想象的,只是被大人在不知不觉间扼杀了。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如果你看过松居直老师的《幸福的种子》,请解放孩子的想象力吧,允许他们天马行空的思想吧!给他们一个童真童趣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