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多说事实,少做评论——《非暴力沟通》打卡第5天

              多说事实,少做评论

如果想让沟通顺畅进行,那就多做观察,表达看到的事实,少做评论。尤其当评论是批评的时候,很容易让人产生对抗心理,从而让沟通失败。

【8+1读书会阅读打卡】

【打卡】第5天2025.9.7

【书目】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

【读者】吴老师

【阅读摘抄】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是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阅读感悟】

我观察到,我所带班级的小王和小高两位同学,总是在早读课去倒垃圾,而且一去不复返,一直延续到早读课下课才回来。

第一次看见他们这样,我就想按照以前的方式批评他们:你们俩来学校就是倒垃圾的吗,是不是就是不想学习,不想学习还来学校干嘛,干脆去当环卫工人算了。

现在对照非暴力沟通所说的“观察与评论”,我才知道,我刚刚的这种说话方式就是评论,而不是观察到的事实。这样说话,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他们俩肯定很不服气:谁说我们不想学习了,我们是为了给班级服务,让班级更加干净卫生,为什么这样批评我们!

我如果利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只说观察到的事实,而不做评论呢,就应该这样表达:小王和小高,老师发现这个周的两次语文早读课你们俩都没有参与,而是去倒垃圾了,你们俩为班级服务的精神非常值得表扬,但是,是不是有点耽误语文早读课,我们可以利用下课时间去倒垃圾吗?

这样的表达,有事实支撑,又提出了解决办法,这样学生即使不想参加早读课,也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