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看到一档节目:《谢谢了,我的家》。节目就是请嘉宾回顾自己成长历程,讲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有哪些要求,最后对自己有哪些影响。嘉宾都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学者,教授,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听了他们的讲述,我更尊敬他们,同时更加尊敬他们的父母。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大概就是说,孩子来到人世间,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的为人处世,父母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总会或多或少的留在孩子的心中,影响孩子将来的生活,甚至影响他们成年后对待家庭,教育下一代的许多方面。
这个节目让我也想起我的爸爸。回忆过去我爸和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爸爸对我们的教诲有很多。比如:重视知识,所以一再要求我们兄妹俩努力学习。在父母这样的要求下,我们兄妹俩在校学习时都成绩优异,我哥哥一直念到研究生毕业。我虽没上高中,师范毕业后也是继续考试学完大学课程。
那年我上本科的时候,父亲送我去学校报到,曾经很欣慰地说:虽然没上高中,可也上大学了,不错。我看到他很满意足的神情,也很开心。
哥哥上初中那年,跟同村的同学住在离学校不远的电石厂,玩得放松了学习。还说快要世界大战了,还学什么呀。爸爸知道了回道:抗日战争,人们还学习呢!看看,我爸多简单,多有力!
爸爸自己平时做事勤奋,也不允许我们偷懒。这一点对我和哥哥影响都很大。平时上学早起自然不必说,寒暑假也是不能睡懒觉的。他和妈妈一年四季都起得早。寒假,家里很冷,可以稍晚些起床。可是,有妈妈的早饭等着我们,若是起的迟了,妈妈就会不停催促,说是饭放冷了,放稠了,不好吃了。总之,各种理由叫我们起床。偶尔,爸爸生气揭开我哥被子。我看到这些,不想不愉快,就乖乖起了。哥哥没法气的往里钻,最后,忍不住饿只好起来。
爸爸还是很爱我们的。腊月天的晚上,常常把红薯,大黄梨放到铁炉子里烤,烤好了,用铁钩子费劲地勾出来,这样做常常会烫到手。但父亲还总是乐此不疲。
腊月里,我们都放假了。天寒地冻,也没有什么好玩的。所以一般情况,从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九,我们就在父亲带领下写起对联来。妈妈就负责做饭,有空就进来评价一下我们写得咋样。
爸爸是木匠,后来他主要是靠给别人修房子赚钱养家。二十几岁学习结束后,自己带了一支包工队,到处揽活。所以他冬天比较清闲,有时间陪我们好好过寒假。
爸爸做木匠很认真。我很记得那些冬夜,夜已经很深了,月亮已经落到了西边的天空了。他一个人仍然在东北边的屋子里,叮叮咚咚不停地钉钉子。~(现在早已是气枪钉钉子,省时省力)寂静的小院,回荡着单调的,强烈地,永不止息的倔犟。在父亲心里,这些活是有期限的,必须在指定日子完成,虽然是自己家的家具,可是他还想用剩下的时间干别的事情。这是父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认真,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有计划地安排工作时间等,这些,都值得我学习。
如今,我们兄妹俩早已成家立业,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认真,努力,踏踏实实干工作,不能说和父亲没有关系。
其实父亲已经去世十四年了,但我们永远爱他,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