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读过托尔斯泰任何作品的情况下读罗曼•罗兰写的他的传记,感到是晦涩难懂的。
他的人生是深沉的,他的幸福也那样深沉而不被他人理解。
关于读这本书的思考,是断续的,不连惯的。亦如我读《瓦尔登湖》一般。我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让我无法体会他们所向人类传达的艺术美学和生活信仰。
托尔斯泰说“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人没有信仰,不能生活。”
我的信仰是什么呢?朦朦胧胧出现在头脑中的一些模糊不清的词,让我找不到我生活的“信仰”。如果有的话“真”算是一个吗?
在他那个时代,托尔斯泰是讨厌抑或憎恶“文学艺术沙龙”的。“他不能宽恕这些艺术家一方面过着堕落的生活,一方面又宣扬什么道德。”
这句话一下子点到了我最近关于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思考。读过王尔德的一部剧《名叫埃纳斯特的重要性》。浮夸的台词动作,甚至让我觉得有些做作(这个词我极少用的)。这种消极懒散的内容我不喜欢。可以说是极其反感的。它既没有生活中的美学,更不用谈艺术中的美学。至少在我,感受不到什么美丽之处。
当谈到“网络文学”这个词时,我总是用一种“青少年精神的毒瘤”来排斥。我的看法一定是偏面,且绝对的。但我仍是如同排斥网络游戏般排斥那些网络小说。
托尔斯泰在他的那个时代评价某些文学作品时曾说过这样的话“现代社会的情操可以概括为三:骄傲、肉感、生活的困倦。这三种情操及其分支,差不多造成了富人阶级的全部艺术题材……它使世界腐化,使民众颓废。助长淫欲,它成为实现人类福利的最大障碍。而且它也没有真正的美,不自然,不真实——是一种造作的,肉的艺术。”
我想以上这段话评价中国当时代的某些“文学作品”也不为过吧?
我大学之前没怎么读过书。我所有能接触到的那些故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从电视剧来的。另外的百分之十来自教材和长辈的“魔幻现实主义故事”。大学之后的一段时间仍旧会看电视剧,但大二下学期接触到书本,养成读书的习惯,电视剧看的越来越少。
《欢乐颂2》又热播了。曾经有个姑娘劝我说:“《欢乐颂》你一定要看,这部剧演的就是中国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如果你不看就要……它就和当年的《奋斗》一样……”
最后我还是没看。当年火成那个样子的《奋斗》我也没看。
电视剧对一个时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是有影响的。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而且影响还会很大。但《欢乐颂》看了之后能对我的人生发生什么特别的化学反应呢?我不想实验这个。“五美”的生活离我很遥远。曾经第一季的时候看到很多写“樊胜美”的文章。大多打着“贫穷女孩生活”的口号无病呻吟。有些人甚至打出这样的题目“贫穷中长大的女孩都是虚荣的”。
当今这个社会写樊胜美的,有多少人真正体会过贫穷?批评她的人有,同情她的人也有。“樊胜美”一下子成了“现象级”人物。她不是一个可以代表别人的“标签”。她就是“樊胜美”仅此而已。
我读过的书不多。书中关于“贫穷”的描写。我读过的最好的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钦佩他对生活的土地中生长出的“艺术”质朴描写。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关于“土地”、“农民”、“苦难”我是有共鸣的。少平的生活比樊胜美的生活更容易吗?为什么少平最后找到了他心中那个“平凡的世界”而樊胜美依然在“欲望中”痛苦前行?
生活是个实验场,各人带着各人的“信仰、观点”在实践,于是人生的道路就走出来了。这一生所处的时代中,艺术,文化,科技等也从这实践中生出来了。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用苦难凝聚成的不朽的一生。他的文学艺术也正是从他的生命中“挖掘属于自己的一份精华”。
这本书结束了,里面的很多思想我根本无法领会。希望拜读托翁作品之后能有所新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