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年年有,近年尤其多,难道是因为三十而立,认知得到了提升,看人看事清明了许多?
学生时代的自己,很少有主动做出选择的机会,因为爸妈、老师都给我安排好了,潜台词:你只管看好书考好试便是,剩下的不用你操心。我可选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或是在大人筛选后的选项中进行的再选择,选择的成本低,选错的后果轻。因此,回想起来,校门内的日子还是过得很舒坦的。
而一旦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在父母“势力范围”到不了的地方,选择就不再是小事了。
选择不难,难在于,对选择结果付出代价的人,不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后果的承担,包括投入的时间,金钱,精力,潜在的损失,等等,无论选择过程中有多少人给你意见,受过多少干扰,最后的承担人,只有自己。
人天生好逸恶劳,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内,选择意味着可能跳出舒适圈,走向不可知,接触不稳定性。这种对未知恐惧与生俱来,也是造成选择困难的重要原因。
除了对恐惧的规避,使得我们难以做出选择的,也有可能是对既有利益的不舍得。甘于放弃存量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勇者。
但,就找不到一招战胜恐惧的心法吗?
鱼与熊掌,真的不可兼得吗?
有没有一种选择,只要你选了,就是中上的选择,再差也不差到哪里去?或者换个说法,有没有一种“稳赢”的选择策略?
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在理财领域,对冲基金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在宏观层面进行结构化的设置规划,降低风险的同时不降低收益,达到“旱涝保收”。
回顾过往,那些对我人生进程有重大影响的选择不多,我对此有自主选择权的更是寥寥无几:高考,填报志愿,选工作,择偶,跳槽,大额消费或投资。选择的当下没觉得什么,回顾的时候才察觉,这些选择都重要到不得了。
那么,怎么才能做出一个无悔的选择呢?
从不可知论来说,每一个选择都是对的,因为选择不像简单的答题,不是你选完ABCD,卷子一交就结束了。选择在你做出之后才真正开始呢!换言之,选择后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被发到一手烂牌,但只要头脑四肢健全,利用好每个人都平等拥有的时间,就仍有胜利的机会。
选择的重点,不在于选择本身,而在于人。
乍一听好像有道理,仔细想更像一句正确的废话:人千千万万,三观更是万万千千,如此一来实操性几乎等于零嘛……
被选择物是变量,从变量上是找不出统一的标准的,但是作出选择的人是定量,知道定量的基本属性,标准就呼之欲出了。
基本属性有三:
1.年龄(when)。在奋斗的黄金期,还是应该安逸的年纪?处在蓬勃向上的发展期,还是背压几座大山的中年?
2.地标(where)。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签和性格,如果身在十八线城市,却心怀一二线城市的奋斗梦,现实和理想很可能会撞车。
3.三观(why)。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可以直接改变前两者。拿自己举例:决定从工作了6年+的单位辞职,舍弃编制,离开了大多数人认为体面高薪又稳定的地方。促使我改变的不是对利益的追逐。而是对未来的恐惧。原单位里我看不到自我发展的平台,晋升的阶梯,知识和见识也陷入停滞,加上对健康的考虑,虽然走离职路的“参照对象”很少(或者说我没发现),但我还是遵从了内心的想法,在做好半年打算后,毅然裸辞。在往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接连换了两份工作,其中最短的一份做不够三个月,这事也更验证了第三点的重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三观),不要自我欺骗,不要在奋斗的年龄选择安逸,身心合一,言行一致,想到然后做到,并且持续做,生活一定会在某天给你一个大大的正反馈。
保持开放,与人为善,乐于学习,投资自己,升级认知,让自己的三观世界更完善,达到自洽,他洽,续恰,如此便能不畏选择,选出的都是不悔的选择,“坏”选择也能变成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