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不安全感

这些文章的起源都是来自于一位集美丽与特别的川妹子组织写作活动而来。

安全感,对于我们来说是对么的熟悉又多么的陌生。国家的强大,让我们在出国期间会有安全感。在外受了委屈跟惊吓,回家又会使我们有安全感。男朋友的呵护以及可靠,会让女生觉得有安全感。但是对于安全感这样的感觉,有很多人是缺乏的,甚至可以说,我们大多数人会有缺乏安全感的时候。那么我们如何摆脱不安全感呢?

那么不安全感的来历,首先是由三种思维习惯会让人没有安全感,它们分别是:一、情绪性推理。二、过分猜测他人想法。三、一味揽责。这三种思维习惯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扭曲。认知扭曲说白了就是我们会对自己撒谎,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情绪性推理

用一句话来解释那就是:一个人倾向于把感觉当做事实。比如今天还觉得自己挺开心,认为未来生活无限美好,明天就有点沮丧,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一场悲剧。但其实咱们都知道,生活没有那么大起大落,变化的只是我们内心的情绪而已。它不仅会让自己没有安全感,还会影响到我们和别人的关系。谈恋爱的时候,如果一方经常出现情绪性推理的错误,那就会导致两个人之间的相处不太顺畅。比如一方看到自己的伴侣和异性有联系,有点妒忌,认为伴侣一定是出轨了。又比如,两个人交往过程中,一方心里有点焦虑不安,就觉得两个人快要分手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过分猜测

过分猜测他人想法的思维习惯指的是你认为你知道别人在想什么。这个思维习惯双向循环。首先,不安感会让我们去猜测他人的想法,然后会相信我们猜得对,认为他人就是这样想的,这种认知转而会让我们更没有安全感,这就是个恶性循环。过分猜测他人想法会让我们觉得,别人要不就是在心里面对自己品头论足、指指点点,要不就是在拒绝你。它的典型症状是这样的:我们给对方发了信息,对方没有马上回复,就觉得对方讨厌你;老板想要见我们,说要跟你聊聊,就觉得老板对自己特别不满。哪怕天热冒了点汗,都觉得大家都在看我们,认为自己是个怪人。听到这可能觉得“这也太自恋了吧,以为全世界都在看自己”,恰恰相反,过分猜测他人想法反而说明这个人内心是自卑的。会过分猜测他人想法的人,潜意识里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比自己强。

一味揽责

一味揽责指的是,不管发生什么事儿,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把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比如说,伴侣心情不好,就会觉得肯定是做什么惹他生气了;男朋友看了一眼其他女生,就会觉得这是因为自己不够好,配不上他;朋友情绪有点低落,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朋友。反正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最后都肯定会归结到自己身上。

增强安全感的方法

上述三种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当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停止这种会引起自己没有安全感的思维呢?

一、审视自己的想法。

审视自己的想法是增强安全感最重要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用上面说的三种思维习惯在思考,所以,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当我们有某种负面的想法让我们得出负面的结论时,首先要告诉自己:“我的直觉、第六感都不能算证据,这些感觉什么都说明不了什么。”

二、用行为来影响思维。

不安全感,从根本上来说,来自于自我怀疑,以及对自我的不确定,所以我们要主动地用行为去影响你的思维,这也是增强安全感的一种方式。思维与行为,本来就是相互影响的,如果我们的心里没有安全感,可以先通过我们的行为表现得很有安全感,当我们真的这么做了,我们的行为反过来就会加强我们心里的安全感。

三、提前给自己打预防针。

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总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够好。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就自己的表现,给自己灌输一些现实点的预期。比如说我可以告诉自己:不管我做成什么样子,总有人会不喜欢我或者是总会有人比我更有吸引力,总会有人做得比我好、比我更聪明。最开始你要多重复几遍这个话,至少重复十分钟。说的时候感受肯定不好,重复遍数多了之后,会觉得有点无聊,但是注意,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恰恰就是这份无聊,因为这会让你知道,其实这没什么了不起的。直面你的不安感,我们会发现也没什么可怕的,还有点无聊。

总结

当我们缺乏安全感的时候,要及时审视自己的想法,检查自己是不是做了情绪性推理;是不是过分推测他人的想法;有没有一味揽责,把本来不是自己的责任都拉到自己的身上了。用行为来去影响自己的思维,同时给自己打预防针,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别人的思维和感受,也决定不了别人是否开心,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尽量对自己和爱的人好,其他的事情就不是我们能够去决定的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