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社会中,相隔两地的恋人传达思念往往是靠书信邮寄,虽然很慢,但很安心。而如今,随着网络和通信设备的发达,传递感情的方式快而轻便,然而却很难安心。
改用文学家木心的话来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的生活变得快,快递、微信、QQ都快,一生不止爱一个人。在庞大的虚拟网络里,有太多的诱惑和情愫悄然而生,手机就是存储踪迹的空间站,窥探对方隐私的中转站,可以说走过必留痕迹,这让很多不放心的恋人热衷于翻看对方的手机。
手机既成了促进感情的催化剂,也成了割裂感情的刽子手。那么到底该不该看对方的手机呢?
韩国手机制造商Samsung在英国做了一项调查,在2000的受访者中,有一半的人认为分享帐号密码是一种真爱的表现,也有一半的受访者表明如果对方不给,会起疑。而同一个调查也发现,10个人中就有4个人会偷看对方的手机,更吃惊的是,在这一群人里60%的人都发现对方有偷吃的迹象。
可这份调查并没有对“偷吃”做一个明确的概念。在手机里发现对方和他人拍照时靠的有些亲密,有一些暧昧的短信……这些是不是就可以确定对方偷吃了呢?
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当你在看对方的手机时,你对他的信任产生迟疑,同样地他对你的信任也开始动摇,就像力是双向的,你打他的时候也深深伤害了自己。
其实在看对方手机这一行为中,大部分人都没有感到满足和愉快感,如果你发现可疑的东西,你会对对方彻底失望;如果你没有找到可疑的东西,你会对自己失望。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确认偏见”的心理,在探究事情时,我们会更加注重那些符合我们立场和成见的讯息,而更容易忽略不符合我们立场和成见的讯息。
如果你已经怀着疑心来看对方手机的话,那几乎可以保证,你会发现一些确认你疑心的讯息。
黑可以变成白,白也可以变成黑。
即使这样仍有很多人乐此不疲,不是为了满足窥探欲而是为了寻找安全感。我理解那种被背叛过、伤害过的心情,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够强大,而是被伤害过后始终无法治愈的恐慌作祟,只有扒开对方的所有才有足够的安全感。
对于该不该看对方的手机,即使我说了这么多依旧阻扰不了你想看的欲望,但我想说的是适可而止,不要用依赖看对方手机的方式去寻找安全感,而应坦诚相待告诉对方你的不安,一起商讨解决办法。
安全感是自己营造而非索取得到,究其本质,有无安全感是自己内心的问题,既是自己的问题,就不要要求别人去给你解决。
刘若英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安全感其实来自于看那个男人有多爱你,但是那个男人有多爱你,还是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爱你自己。如果你站在男人面前是很自信的话,你就会觉得男人是不会走的,这个时候你就有了安全感。与其去想这个男人有多爱你,不如去想,你自己能够做到多好,让这个男人更爱你。
男女同样如此,想从对方的手机中找到安全感,不如审视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这样你所提供的爱和你所得到的爱就是圆满的。
作者:阿丹,感性长情双鱼女,外表文静内心如火,爱读书,爱分享,能量满满,浓情写写,与你分享茶余饭后的温度体验。微信公众号:相思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