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花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宝妈们的聚餐。
大家都带着孩子,为了能安心吃一顿饭,我们特意选择了亲子餐厅。
孩子们兴奋地在儿童游乐区玩耍,2岁的豆豆也很想跟大家一起玩,但是她非要妈妈陪着才肯玩。
豆豆妈陪了一会,趁豆豆稍不注意,就偷偷跑来跟我们聊天吃饭。结果2分钟后,就听到豆豆哇哇大哭的声音。
豆豆妈无奈地放下筷子,继续跑去陪豆豆。然后继续偷偷地跑来吃饭,一会儿孩子又哭着找妈妈。
这样重复了几次后,豆豆妈从尴尬到愤怒,狠狠地冲着豆豆骂:“就你最不听话,你再哭,妈妈就回家了,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豆豆先是愣住了,接着又大哭起来。干脆连玩都不玩了,抱紧妈妈的大腿不肯放手。豆豆妈兴致全无,带着孩子早早地回了家。
后来,她在群里发牢骚:“我家孩子都2岁了,怎么还这么粘人,我天天陪着她,为什么她还是这么缺乏安全感?”
群里的妈妈们一边安慰她,一边吐槽起自家孩子的种种表现,都表示“我家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心理学家鲍比提出过著名的“依恋理论”:
他指出,孩子从6个月~2岁阶段,是“依恋明确期”。
孩子从6个月开始,会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会特别黏妈妈,妈妈一离开就各种哭闹。
如果妈妈能和孩子成功地建立起安全依恋,宝宝就能够适度表达分离焦虑。孩子哭闹时,也比较容易安慰,也会养成较强的探索性和独立性。
如果妈妈没能跟孩子建立起很好的安全依恋,孩子就会更长时间处于“分离焦虑”中。
豆豆就是如此,虽然她很喜欢与其他同伴一块玩耍,但她还没有跟妈妈建立起很好的安全依恋。
所以必须要妈妈陪着,才能安心玩耍。
她妈妈一次次偷偷地离开,让她越来越害怕。最后看到妈妈生气,就更加胆小了。
而当孩子处在“分离焦虑期”时,妈妈的耐心和爱,才是最好的解药。
02
最近,琳琳也很焦虑。
因为她五岁的儿子依然不能独自睡觉,每天晚上必须抱着妈妈才能睡着,这让她疲惫不堪。
琳琳说:“儿子都这么大了,还跟我睡在一起,有时真的很不方便。”
有时候,琳琳会在孩子熟睡后,偷偷地把孩子抱到小床。
但是到了半夜,只要稍有动静,孩子就会下意识地摸摸身边,摸不到妈妈就会哭醒。
然后又爬回到爸妈的大床上,抱着妈妈才能睡去。
琳琳也尝试给儿子买过一些毛茸茸的玩偶,在儿子的枕边放一些催眠歌曲。可这些通通不管用,她实在是没辙了。
后来,聊天时才知道,当年她休完产假后,因为条件不允许,就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让婆婆带,自己回到了大城市上班。
才几个月大的孩子就离开了妈妈,肯定比从小在妈妈身边长大的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
更糟糕的是,她婆婆爱打麻将,平日就把孩子放在推车上睡觉,自己优哉游哉地打麻将。
琳琳的婆婆一直以来信奉的都是:
千万不能宠坏孩子!孩子哭了,先别理他,哭一会他自己会停。
所以每次孩子哭了,婆婆都假装没听到。直到哭声盖过麻将声,怎么都停不下来时,她婆婆才肯放下麻将去抱孩子。
等到孩子懂事后,琳琳的婆婆为了镇住孩子,总是拿“不许哭!再哭,妈妈就永远不会回来了”这种话去威胁他。
如今,孩子已经回到了妈妈的身边,可他总担心下一秒妈妈就会消失不见。
研究婴儿的专家指出:
在孩子6个月之前,根本就不用担心宠坏他们。反而应该在孩子哭的时候及时回应孩子,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最好的方式。
因为6个月之前的小婴儿,根本就不存在“哭是为了引起大人注意”的意识。
孩子这时的哭声是因为真的需要。
比如肚子饿了提醒大人“我要喝奶”、拉便便了告诉大人“我要换尿布”、又或者是太热了想让大人帮自己脱衣服。
当婴儿用哭声发出信号时,父母若能及时回应,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爱,他们也会慢慢增强对这个陌生世界的信心。
在《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中,咨询师李雪认为:
在得不到回应的煎熬中,婴儿会积累巨大的恐惧和愤怒。儿童期的不正常表现,都是孩子的内心在呼唤婴儿期缺失的爱。
03
安全感是生命的底色,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状态和情绪。一个人的安全感越足,他就越有自信和正能量。
孩子能否建立安全感,父母是最重要的“建筑师”。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否温和有耐心、为孩子营造地生活环境是否轻松愉快,决定了孩子心中的这座“安全大楼”是坚如磐石还是摇摇欲坠。
在生活中,父母的很多无意识的行为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出门时,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哭闹,偷偷溜出门。结果,孩子发现妈妈不见了,哭得更厉害了;
孩子哭了,大人觉得不能惯着孩子,假装放任不管。结果,孩子得不到回应内心更绝望了。
当孩子探索外界时,大人总是朝孩子喊“这个不许玩!”“那个不许碰!”,孩子内心的挫败感越来越多。
小时候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有更加明显的特征,比如容易自卑、时常陷入纠结、担心别人冷落自己等等。
一个孩子如果能在儿时得到足够的安全感,长大后更容易抵抗外在的挑战,拥有较高的接纳能力以及自我认同感。
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
经常给孩子爱的拥抱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做过一系列实验:
将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小猴与猴妈妈分开,将它关到一个笼子,并在笼子里放另外两只“猴妈妈”——“铁丝猴妈妈”和“布料猴妈妈”。“铁丝猴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猴妈妈”则没有。
实验发现,婴猴更喜欢跟布料妈妈待在一起,只在肚子饿时才会去找“铁丝猴妈妈”。
哈洛还做了一个实验:
在笼子里放了一个敲鼓的机械玩具熊,吓得小猴赶紧奔向“布料猴妈妈”,紧紧地抱紧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组实验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哈洛也指出:妈妈给予的身体接触和舒适感对婴儿形成对妈妈的依恋至关重要。
多给孩子爱的拥抱,无论是孩子开心时还是难过时,都能让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拥抱中找到爱的力量。
接纳天性,满足需求
生命教育专家林巨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妈妈诉苦,她的孩子不停地啃手指,啃得血肉模糊。最后分析起原因,是因为这位妈妈严格限制孩子吃糖,家里有很多糖,但每次只允许孩子吃一颗。
去超市也绕开糖果区,就算经过也绝对不买。孩子吃糖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于是就疯狂地啃手指。
后来,这位妈妈听从了林巨的建议,适当的让孩子吃一些糖。一段时间后,孩子果然不啃手指了。
生命教育专家林巨曾谈到:
无论是吃糖、看电视、玩游戏,都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这种生命本有的天性都不被尊重和接受的话,我们也无法培养出健康和自信的生命。
当大人放下自己的悲观、紧张、焦虑和不安,接纳孩子的天性,适当满足孩子,才能满足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安全感。
虽然有一些事情我们无法完全满足孩子,但也不要以命令的语气直接拒绝,而是耐心地对孩子讲述理由。
这样做孩子就会知道:“父母是爱我的,只是这次因为一些原因不能满足我而已。”
当父母给予孩子全然的爱,孩子也会报以尊重、信任和理解。小时候被关注、被满足过的孩子,安全感更强。
就如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说到:
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关心和尊重他们的感受,及时恰当地回应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对来说稳定、良好的环境,就不需要时刻担心他们会缺乏安全感。
让孩子多一些安全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支持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