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我和老友丁师傅踏上了前往彭泽县浪溪水库的旅程。这片曾经承载着无数彭泽人青春与梦想的地方,如今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保留着那份独特的乡愁文化。三十多年前,我曾有幸来过这里,而今天,我再次站在了浪溪水库坝上,与当年在水电站工作的丁师傅一同回顾那段难忘的岁月。
浪溪水库曾是六七十年代彭泽县地方工业的代名词。从1966年到1973年,无数彭泽人挥洒汗水,肩挑手扛,修建了这座水库,并建成了小型水力电力站。那些日子里,浪溪水电站不仅是彭泽地方工业的重要支柱,更是一代彭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丁师傅,这位曾经在水电站工作了三十年的老人,如今已退休多年。当年浪溪水库电站一体,水库养的鱼肥而大,是年末全县各单位顶级送礼待客分发给职工的奢侈品,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库鱼就是一枚通往幸福大道的邮票。浪溪电站又是全县电技工程师的摇篮,丁师傅说他从学徒工做到手曲一指的高级电工都离不开浪溪电站哺育。他指着环水库的柏油公路,感慨万千地说:“那时候,我们要去对面的港下村,得走大半天的时间。如今,开车只需要十分钟。”话语间,透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
我们沿着水库边漫步,只见波光粼粼的库水一望无际,而水库闸门却已生锈斑驳。丁师傅望着这些曾经的“老朋友”,眼中闪过一丝遗憾:“浪溪水库现在不能发电了,真是有点可惜。”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座曾经辉煌的电站的深深眷恋。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地方老工业的落伍淘汰也是无法避免的现实。在彭泽县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此,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过去的怀念和遗憾中。相反,我们应该从浪溪水库的变迁中汲取智慧,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浪溪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浪溪水库进行智能化改造。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水库的水质、水位等数据,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开发水电站的潜能,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我们还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将浪溪水库作为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发展节水灌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附加值,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如今,浪溪水库虽然已不再发电,但它所承载的乡愁文化和历史记忆却是无法磨灭的。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为彭泽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珍惜和传承好这份乡愁文化,更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发展路径,让浪溪水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柯龙瑞 系首都统战智库专家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