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荏苒岁月里,诗婉词风清。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怀抱两袖清风,去领略那烟雨江南,楚暮萧湘的风清韵雅,抒发那或闲或愁的情怀,借那梦里的灼人华盛景,写这诗里的汜水蒹葭。
诗,是“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的雪月风光。
诗,是“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丝苏旋欲融”的残妆暮晚。
诗,也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宁和致远。
诗,是情的浓缩,是景的投影,诗词拥有外文不可比拟的美,嘈嘈切切的韵律,整散不一的格式,可吟可诵的传承,若无这诗词韵律,面对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盛景,怎抒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赞美;若无这诗词韵律,面对那红梅魂香,怎抒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冷艳清疏;若无这诗词韵律,面对那巍巍泰山,怎抒那“会与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酣畅。
诗,重在情,美在景。
诗文,带有一种与史具流的含蓄风雅,平仄,整散,虚实,长短,写景,抒情,无一不可。诗文,美在蕴意深沉,美在凝练深沉,恰如尼采所言“没有可怕的深度,就没有美丽的水面”。诚然,诗文若没有内涵,华丽词藻也不过是什么一触到底的浅滩。
诗,在安静与宁谧中衍生,古有“敬帙生凝尘,吹气幽兰并”的神清目明
,也有“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的迫切焦急,更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精琢细思,如果说,情是涓涓而流的水,那诗就是细细研磨的墨,诗人是执笔的人,是自然的触发点。诗人,也是思维的旅行者,人在静卧,思维却在跳跃,闪烁,甚至穿梭时空,联结两个契合点,绘出一幕楚堤春晚,谱出一曲静水流深。
诗文中衍生缓慢与平和,借这朗月清风,诗音茶语,淡出一片喧嚣里的静隅,把生活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