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迟早出现的新闻:阿里系被约谈》(上)(政治)(2020/11/03)

        阿里系被约谈太正常了,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

        以蚂蚁金服近年来的次级贷款模式和融资套利行为,其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吸纳了大批社会与民间流散资本,并以债券和基金、股票等方式不断扩大自身的资本泡沫,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形成了拥有巨额资本的金融集团。

        同时,当阿里系不断重复两种操作(1.集资→放贷→债权抵押→新一轮集资,2.将持有资产不断证券化)的时候,金融市场的杠杆率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

        由于国内金融业的监管体系依旧存在漏洞,这种横冲直撞的高杠杆行为,在此之前并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而这一给全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威胁的行为,显然与近年来决策层强调的“三去一降一补”中,“去杠杆”的主旨相违背。

        最近几年的国内实体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不仅有外部环境长期萎靡的原因,更与国内融资领域高杠杆行为的普遍存在,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当金融资本在一个市场中占有过多比例时,实体产业与实业资本就不可避免的收到压缩和冲击。

        随着社会流散资本和银行、基金等主体资本方,倾向于金融衍生品交易和政府刚性兑付的相关获利模式时,那些从事科技创新、制造业运营的大中小企业,就会面临愈发困难的融资难与融资杠杆太高的问题。

        事实上,不止是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广义阿里系存在大量高杠杆行为,国内近年来主要的一些民营金融集团,都有相同或类似的行为。

        譬如前些年在国内投资行业呼风唤雨的明天系,由于其破坏金融市场生态,恶化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等非法行为或不当行为(比如包商银行出现的严重信用风险),银保监会对明天系进行了果断的肢解和拆分。

        如何勒住国内金融行业的这些脱缰野马,并使其能够拉动实体经济的巍然马车,将是中国在面临全球经济疲软与欧美主要国家大规模放水的双重不利环境下,亟待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蚂蚁金服被约谈并不是整顿国内金融市场、疏导资本流动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开始,因为有明天系和安邦系被接管、P2P集体爆雷的殷鉴在前,但它也同样不是这类事件的结束。在蚂蚁金服之后,还会有更多已经来不及收手的投资业贪婪者和地下钱庄、空壳公司,被关进即将在未来得到修补的金融监管体系的笼子中,或者得到应有的制裁。

        属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史中,“野蛮生长”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已经结束。在“规则致胜”逐渐成为主旋律的当下和未来,会有一批裸泳者逐渐黯然退场,但也会有一批真正应和这个国家与这个时代之呼唤的新进者,开始在这个由国家意志与国家资本所主导下的,实体经济为主与制造业为王的土地上,谱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最近刚刚发布的“十四五计划”纲要与主旨,就在无声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变革。

        未来虽然尚远,但未来依旧可期。

        【未完待续】

封面图:

同样是互联网起家的两大财团,在许多领域都同样涉足,甚至还有共同持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