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一个昔日一起在某机构做过个案、学习某疗愈技术的姐姐聊天。我们聊起这个行业的乱象,总结心得如下: 几乎所有的身心灵疗愈机构在给案主做个案后,就会邀请(游说)案主直接交钱上课,直接学习该技术。
我们从小学开始,每次升学,都要参加入学考试。但这些培训机构招生时,从来没有任何入学考试或考核。到底具备什么条件的人可以报名学习该技术?案主需要完成什么样的疗愈疗程和自我成长周期,才可以开始学习技术,并获得执业资格?
引用几个数据:国际临床心理咨询界要求一般的咨询师自我体验500小时,精神分析师需自我体验600小时,团体心理治疗师的团体自我体验300小时。各类临床心理咨询师均需要接受案例督导1000小时1。
而现实的情况是,这类机构在招生学习咨询(疗愈)技术时,个案的自我体验时间严重不足,甚至是学员刚刚接触某个技术,做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个案,然后就被忽悠交钱学技术了。学员带着自身的创伤和偏差错乱的行为,甚至是人格障碍问题,懵懵懂懂。姑且不说他(她)的天赋悟性如何?是否听得懂这个技术。最重要的一点是:该学员是否真的明确知道自己内心要什么?是否真的明确自己未来的执业方向就是从事心理咨询领域?
放眼望去,这类机构的咨询(疗愈技术)培训费用价格不菲,几阶下来,学费加上交通费住宿费,动辄10万+。 亲眼见过“同学”卖房、卖车、辞职,一头扎进培训机构学习成长、自我疗愈,渴望体验完成即可开悟,然后重新入世后就可立刻升职加薪…… 有很多辞职的学员,因为经济来源无法保障,尚未完成技术学习(一知半解),尚未通过该项技术的考核,便开始执业收钱。培训机构或者真的不知道,或者听之任之(他们也确实没有强行制止的法律依据)。半瓶水技术的学员,到底是在帮助来访者,还是在伤害来访者?或者因为技术不达标而直接被来访者伤害。
道法自然,人不能违背事物发展规律。马斯洛在他去世前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论》,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来发展出来的需求理论,并增加了第六个需求层次。
咨询(疗愈)技术培训机构招生乱象 培训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招生无选择,但作为学员,需要保持清醒。
1.是否真的清晰自己内心要什么?
2.是否真的立志要以心理咨询行业为工作领域?
3.是否真的完成了自我体验和整合?灵台清明,内心安定,不越界?
4.在尚未通过考核前,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保障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半瓶水技术时就去接个案,做咨询赚钱为生? 有的学员辞职学习,家人全力支持,提供经济保障也无可厚非:一个人可以很天真简单的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 而如果学员家人不支持,甚至因此引发家庭矛盾。或者自身并无较好的经济保障,无法在完成考核前独立生存,请参照马斯洛需求理论衡量,你是否只需要做个案(全部咨询费用大概只要学费的30%-50%)?
有的学员说,我学这个技术的过程中,就是自我体验自我整合自我疗愈的过程啊。很抱歉,你的重点是在上课学技术,细数下来,在这几阶的课程中,你个人的实际个案体验完成时间到底有多少?你的自我体验和整合效果如何?是否达到身心健康的标准了?该项技术,你是否真的听懂了?学了这个技术,你是否真的学以致用?
咨询师的职业需要与生俱来的天赋,包括具备一定的人格特质和悟性1。 莫忘初心:到底是真的只是为了做个案疗愈自己?还是真的目标坚定,就是要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所有的治疗都是回归人群,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同理,若是迷失,就是让自己密集的和普通人接触,恢复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生活的方式,还有就是做回自己的妻子,丈夫,妈妈,爸爸,应该尽的责任,多和自己的孩子,家人在一起,是非常好走出迷失状态的方法2。
1 引用于《心理咨询师,入行接客篇:你确定?!你真行?!》
2 引用于《一敏老师关于“身心灵培训“答记者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