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碰巧做了教师》
作者对于故事主角珍妮弗的评价说,她“始终很清楚一点:教书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公平的态度,对所有的学生都抱有很高的期望”。珍妮弗一共三次选择当老师,最后因为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孩子相处的喜欢,仍然回到教师做老师。
珍妮弗认为,教师并不是指知道所有答案的人,她让学生知道冒险和错误都是允许的。他觉得最有成感的一个方面就是“看着自己的学生——即使那些最不愿意上学的——在数年之后变得成熟并充满自信,并仍然承认我是他们的老师,并给我一个友好的招呼或微笑”。
这种感觉大概是每一个老师都会有的。比如我们好多伙伴都提到毕业学生给自己带来的惊喜和感动,会专程回校园看望,会在联系中表达感谢,等等。而且,那些人自己“印象深刻”的学生越会记得老师。这里会想到,我们一定要多一些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就像拍电影时把时间拉长,拉到十年二十年以后,学生们一定会成熟,一定不再是现在的样子,他们可以活得很精彩。我们要给他们留下的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一份带有成长性支持的温暖关系。这种在青春期被好好对待的经验,会伴随着他们的一生的。
珍妮弗还认为教师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如果你一直处在成为一名教师的过程中,就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达到了这一职业的高峰”。
的确,做教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你回看时,总会觉得还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去教学,甚至会惋惜、内疚。在我看来,这恐怕也是教师职业的一种魅力。你不会确定哪一种方式、那一条道路是正确的,都可以,也都可以改善,就像是一场充满未知富有创造性的历程。
她还看到社会文化和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教育会面对很多的挑战,有时学生人数太多,还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和情感问题的学生融入到常规教育当中,这成为了主流,还要应对标准化考试。教书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自己还要学很多,要学的东西比如合作式学习、交互编辑、融合、差异等等。他也发现教材的一些状况,传统的教科书都会给她孩子一些事实,而不是让孩子们去思考和提出问题。
我会认为,珍妮弗真是一份视野开阔的老师,不只是关注“科学”或者死的“知识”,而是充满人文关怀,关注到在怎样的大环境里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我们很多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的共同体,同样也是淡化了学科的界限,而是跨专业的共同成长,其立意也是要把老师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来互助成长,从而才在被这样对待的经验里去把学生当一个完整的人看待,并去好好款待。
当然,在美国的社会里,她同样也关注到在科学领域里面白人文化的压制,存在一种科学种族主义。
我们在国内教书的老师,有时候很难体会到这一点,体会到来自种族差异文化的压制。但是,我们却也要特别留意,就像一些来自农村、离异、留守等不同遭遇学生的对待,一些不擅长考试的学生的对待,一些个性特别表达方式特别的学生的对待,等等。要留意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偏见的伤害,保持一份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