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对关系一词有很深的偏见,我觉得搞关系就是卖人情。我非常不屑于跟别人营造良好关系,而经常执着于对错,因此我生活当中的人际关系并不是那么的广泛和深厚。在个人成长建构师航线上,我曾听到过一个比喻:执着于对错的争执,就算争赢了又怎么样呢?就好比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死了。我觉得这个比喻最生动之处在于,它真实的刻画了我的日常生活: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与老公争执,常常是我把他逼得不说话了,他虽然说不过我,但是我们却进入了冷战,气氛僵持的状态,最长可以保持一个多星期。可这真的是我要的结果吗?of course not!
在我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当中,我了解到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关系,关系是可以用来疗愈的。在淮海战役的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不断的主动去链接别人,被拒绝、被置之不理,甚至被拉黑。我在想他们为什么主动进群却不愿意通过别人的好友验证、不愿意在群里说话呢?我在偶然接到的一次推销电话中找到了原因:自我防御。
自我防御是人的一种很基本的,很自然的、很正常的状态,尤其是处于陌生环境当中,这应该是来源于人类有史以来的基因演化的沉淀。这里我不作过多的赘述。
那么自我防御是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觉得安全。人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引发不安全感,尤其是自我概念中负性因素比较多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采取逃避的方式,那外显出来就是对外来的链接不作回应、逃避、观望等等。所以我尝试在我的七天家长营当中引入更多的能够产生安全感的因素:与他们真诚的私信链接、学校老师的分享、适当的自我暴露、营造友好的从众氛围、在打卡区尽量赋能、让船员们做护航体验……我所获得的数据是:
1.船员人数(不含工作人员):50
2.链接人数(小班微信累计链接的数量):开群到开营第二天36人,开营第三天39人。
3.第二三天打卡人数(只要打卡区冒头就算):9~10人
5.打卡率(打卡人数/船员人数):20左右
还有新增流量未统计。
——这里的数据并不一定是最漂亮的,但是作为第一次带班的我来说,还是有点小兴奋的。
今天看到罗杰斯的《会心团体》当中第47点最后一段,“我非常注意去营造一个能产生心理安全的环境,使每一个人觉得放心。我希望当一个人开口说话时,他不是冒着风险来分享高度的、个人的或听起来荒谬的或是充满敌意的话语,甚至带有讽刺口气的东西。在这个团体中,他可以感觉得到至少有一个人尊敬他,愿意聆听他而不认为它是不真实的。”这段话印证了我的思考和感悟,真诚的链接,在链接中保持对对方的尊重,以心交心,希望我能收获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