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未眠

        最近,小区里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开了,那粉白嫩红的颜色,娇艳欲滴。有的还是花苞,胭脂色的红,在碧绿的叶子映衬下,像美人羞红了的脸颊,比着盛开的花朵更有着一番韵味。我每天进出小区,都要忍不住地多看两眼,希望它们不要那么快地全部开放。

          海棠据说有“国艳”之美誉,常被称作“花中神仙”、“花贵妃”,这样一来,海棠的幽资淑态就可想见一番了。

        写海棠的诗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数苏东坡的《海棠》诗了。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前两句写海棠的色、香之美,后两句写出了赏花人的痴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写出了赏花者的当时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字写出了作者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作者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妩媚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

        末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了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显现出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有独钟。此句借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在此处转而以花喻人,补足了前文没有写到的花形之美,并且给以无限地想象空间。

        古往今来,赏花人常有,但是赏到这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的人恐怕就少之又少了。在一众人等都盼望“红袖添香夜读书”的风雅时,东坡却“故烧高烛照红妆”。他用高烧的红烛,为花驱除长夜的黑暗,这种侠义与厚道,让他曾在春夜里遇见了这样的一树海棠花,只一眼,便是千年。

        有幸, 我们曾在春天的路上遇见,照见彼此的悲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