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与问题孩子的家长沟通
——读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有感
在孩子的教育路上,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双重教育,因此,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学校教育。阿德勒说:“虽然现在父母和教师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有所贡献,父母矫正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教师矫正了家庭教育的不足,然而,在大城市中,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条件下,一大部分的教育责任还是落在了教师的身上。”
尽管目前许多人认为教育的责任主要在改变学校和教师上,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家庭教育。甚至可以说,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才更为重要,但更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主要在学校,从而忽略了自己的主体性责任,学校的老师们则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重在家庭。因此,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这就要求教师要处理好与孩子父母的关系。有人说,一个问题孩子背后一定有一群问题家长,也有很多教师说,与问题儿童的父母打交道比与问题儿童打交道难得多。所以,教师在于父母打交道时,教师要有一定的沟通策略。
首先,教师要理解家长不是教育专家,他们并不会像教师那样容易接受新思想,因为教师对儿童教育具有职业兴趣,家长则大部分比较随意。大部分家长没有教育技巧,他们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或者自己成长的某种方式来教导孩子,当他们因为孩子的问题被叫到学校的时候,感觉自己像被指控的罪犯一样。
同样作为家长的身份,在跟另外一个家长聊天的过程中,那位家长说:“家长被老师叫到学校的时候,一定不能反驳,一切对对对,是是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这样并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这是对老师盲目的崇拜、质疑亦或对老师让自己来学校的一种误解。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妥善地处理,教师要尽量让父母的情绪变得友好、坦率起来,要拿出帮助父母的姿态,以得到父母好心和善意的支持,即使有正当的理由,教师也绝对不能指责父母。
其次,教师要学会培养家长,把家长培养成教育孩子的一股主要力量,通过家校共育,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阿德勒说:“如果我们与父母能建立一个约定,能说服他们改变态度,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方法行事,那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收效。只指出他们在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错误是无济于事的。”
常常有人问我:“在教育上,家长们很认可你,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说:“在一个班级要让孩子们个个表现优秀,我哪有那个本事,都是家长们的功劳。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把培养孩子的家长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他们认识到:一个班级不可能每个孩子在将来都成为社会精英亦或上层人士,总有一部分孩子要成为普通人中的大多数。所以,我们培养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当然成为社会精英也不排斥。这样就会针对每个孩子的潜力区别对待,让孩子们都能向着自己的方向良好发展。其次,让家长意识到教育孩子,也是家长们的责任,单靠老师,力量不足以让孩子们个个变得优秀,万万不可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学校,否则,失去了家庭教育,孩子相当于单腿前行。最后,如果家长懂教育,可以发挥他们的教育智慧,如果不懂可以听取老师的建议,实在有个别家长不懂教育,只要做到不干涉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就可以了。”的确,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家长们采取更多的教育方法。
再次,教师要有效与问题孩子的家长沟通。当孩子的父母来到学校以后,要让父母意识到家长来学校是为了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并不是来了受老师的批评和指责。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谈话的时候,要用“也许”“大概”“可能”“你可以这样试一下”的语句,不要用直截了当或教条的方式与父母谈话,不要用权威的口吻向他们提出任何建议。即使我们知道他们错在哪里,也不能让他们有被强迫的感觉,让他们感觉到家长和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位置是一致的,没有谁高谁低。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只不过教师是一种职业,家长更多的是责任。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这些策略,与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从而找到帮助孩子的方法,家长和教师之间证明谁对谁错,似乎并不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和老师的对错似乎并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并不排除家长对教师充满敌意,甚至有的父母对教师大发雷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愿意接受任何建议,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向家长表明,为了孩子的教育,教师需要他们的帮助,所以,要与家长进行友好地交谈。
最后,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避免孩子出现双重惩罚。对于一部分父母,他们还停留在皮鞭教育孩子的阶段,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在学校接受了矫正谈话后,回到家里,等待他们的依然是另外一顿惩罚,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因为同样的错误,要受到两次惩罚。有的孩子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惩罚,他们会选择逃学或伪造父母签字来逃避现实,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要确定再教育的后果。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家长,他们对老师是各种恭敬,转而对孩子则会诅咒般地说:“等回去以后再收拾你!”这样的教育,不仅更加加剧了孩子的恐惧心理,还会激发孩子会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我们必须遵循一个古老而被公认的法则,即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让孩子明白知错就改,而并非要继续接受惩罚,对于惩罚,我个人认为,孩子只接受一次就行了。
教师与孩子沟通需要技巧,与问题孩子的家长沟通,更需要技巧,因为跟他们沟通起来,要比跟孩子沟通难度大得多。不过。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家长,教师始终要与家长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不可对家长居高临下,而是以平行的视线,寻求家长的帮助。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够正确看待“被教师叫到学校”这一现象,家长才能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正面推动作用,只有家校合力,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0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