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今年大学毕业,眼高手低一小伙子,延迟毕业了两年,终于拿到毕业证了,前几天打电话过去,他的焦虑溢于言表,但总觉得自己有985的学历就应该万事顺遂。我针对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思考给出了些建议,不知道有多少能听进去,就如那天晚上聊天的时候,他只是不断抱怨叔叔给他安排的工作使得他没有时间应付找工作的事情,我说的方案他完全没有往心里去。
我不禁有些想叹息,想着年轻人就是好,初生牛犊,有冲劲就够了,而我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三年的老腊肉,凡事多了几分掂量,也多了几分疲惫感,这种疲惫感使得我必须将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
我以前以为,工作作为人生中除了睡觉外最占用时间的一项,必然是需要努力让一切都更合心意一点,再加上我这该死的没有归属感带来的恐慌,我在工作上面尽心尽力,对义务加班毫无抱怨,但此时此刻,我觉得工作更多的是社会属性,它的需要交付,有前端和后端的,它和可以私人支配的时间精力和思维的个人是不一样的,所以过去的想法被推翻了。
但我依旧尽我所能地在工作中多加学习,思考,把它当成自己地事情来交付,有两个原因吧,第一呢是工作作为人和外界交互地一个非常重要地媒介,它能反映很大一部分你的社会属性,诚然人是不需要社会去定义的,但是人是个什么东西自己也是说不清的,只有和这个世界碰撞,反弹过来,才知道你是个啥,第二个原因是作为社会人,你越主动也就越自由,主动做出选择并且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不被生活逼着走,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一点,在我生病辞职在家的时候感触最为深刻,赋闲在家我还顺手考了个心理咨询师的证(诚然这个行业入行门槛会高一些,但总归是愿意离它近一些的),因为存款不愁,我可以放肆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偶然从另谋高就 的前同事聊天得知他正好需要我的知识和经验,于是闲够了就直接出来工作了,可能当时我在工作上的用力并没有得到多好的反响,甚至像个跳梁小丑一样,可换了个环境,即使是面对新东西,我也得心应手起来,想来我是个笨拙的人,凡事都需要很久的沉淀。
换工作之后才发现世界上真的有很多画地为牢的事情,就比如我在以前的工作上就总也觉得自己只能在那里一直呆下去,缓慢成长,但现在的想法就很不一样,想做的事情就会去尝试,也和领导直言了想换工作内容的事情,但我在这个岗位一天就一定会做好一天,这种底气可以说是工作能力带给我的,但现在,我更多的愿意理解为,君子不器,人不是由能够做什么定义的,甚至人也不是由能为别人提供多少价值定义的,君子温良恭俭让,自己的一切更多的是由你是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自己,将用什么样的方式让自己的人生不断完善,中国儒家无疑是给了一条明路,但楚辞汉远,故时不复,如今的我们,也有自己的方式去思考这些。
当然这并不说明我是不爱工作的,恰恰相反,那些以为工作就是一切的岁月,关于我自己才是真的无法和工作产生链接,就和恋人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总也不如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关系来得舒服自然一点,近能陷林,远能观山,能先看山,再入林,才能知道自己在哪。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