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孩子学会写作》第61—81页:用上“高级”词语是最难掌握的写作技巧,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技巧
“缺乏对生活的敏感,生活中一些趣味盎然的瞬间就会被我们错过。”
蒋老师先通过举书读得多,写作却很困难的例子,找到原因:词汇量没有增加。
生活中丰富孩子(9岁以前)词汇的方法:1、有意识地让孩子与很多人谈话,让孩子做任何事情都用话语指示,边散步边聊天,玩词语游戏,给孩子大声读书。2、用荧光笔提前标注好词好句,提醒孩子关注。3、背临文章(实现看一遍文章,然后默写这篇文章,尽可能地使用原文的词语,实在想不起来时再用自己的句子。4、大声读出来,大声读名家名篇,读自己的文章(朗读、录音、回听、反思)5、成为孩子的“句子迷”,让孩子主动提升自己文章中句子的品味。6、 像作家一样阅读和写作: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技巧。
关键在于“生活敏感度”:保持足够的敏锐敏感地去感受生活、回应生活,蒋老师通过梅子涵老师的《男孩的童年》来唤醒、提醒学生那些被他们遗忘、忽略的趣味盎然的瞬间,收到了精彩。
“找米”:让孩子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把孩子引向的是真实的生活。蒋老师指导学生写动物时,通过指导学生从触、听、嗅、尝等方面来想象、感受,丰富学生的直觉经验。这样帮助学生寻找写作材料的“找米”课是蒋老师很喜欢的。
上学路上就有一百个作文题:蒋老师通过下水作文《换位置》来引导学生对上学路上所见、所感的关注。其目的也是唤醒学生的生活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