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这几天纪事
高考是拿来怀念的
6月6日晚,谢坤明同学微信问:“老师,有什么嘱咐吗?明天上战场了。”
他的话引起了我的许多感慨,五味杂陈。高三(4)班是我从高二接过来的,虽说是理科“重点班”,高一入学却是全区最低分招入的。我对他们的基础并不太看重,我更看重的是学习态度、人文素养。进入高三后,也是我情绪最不稳定的一年。可能我还是没有看淡,还是功利心重。我答应过为高三(4)班写文章的,后来放弃了,让同学们失望了。原因是现在的“世纪宝宝”阳光却任性,算萌宠的一代。
我担心写到他们的缺点,他们不能接受。但没有办法,我还是坚守“教育是平衡的艺术,是中庸之道。表扬是教育,批评也是更好的教育”。我认为不能一味照搬外国的赏识教育:你最棒!你能行!真聪明!……世间万物,总有自己不行的,山外有山,认清自己,找准自己,才是明智的选择。
坤明不算特别聪明的男生,却是一位特别有礼貌、认真好学的人。高二时,成绩似乎总在七、八十分徘徊,但高三时变化很大,考过100多分。高考前的一次考试,他居然有空白题,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没时间做了。我知道他可能选择题花多了时间,结果做不完了,可是我不能降低要求:高考不相信眼泪,高考不会有怜悯。我说:不要跟我说理由,绝对不允许下次再这样!你要安排好时间。说完,我心疼了,但我不会安慰他。 他叫我题写毕业留言,我写道:你乐于助人、勤奋好学,这是人生最可贵的素养!希望你坚守它!明天要高考了,他第一个提问。我复道:要求等会发班群里。你个人做选择题放慢,不要空题,你要学会把握好时间。他说:好的,我记心里了。
不一会,游宝盛同学问:“如果是人工智能方面的作文题,怎么做?老师帮我疏通疏通,特别是“议”部分。”我班讲作文是最多的,细到八段怎么写。为了加深印象,我连夜到办公室,特地将“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与核心技术”的例文,修改简化后发到班群里,供大家参考。其实,素材准备再充分,只是提供一种备考思路,作文教学的根本还是要培养思维能力,面对陌生题目的应变能力。押题不过是最后的一次“脑中推演”。
李以仁看到我发的下水作文《崔永元就是中国的良心》,问:“如果是类似的作文,我想将题目改为“中国良心”,套用上去,老师你觉得怎么样呢?”我说:不能生搬硬套哈,看题目,先审清题意。”他说:嗯嗯,那我先去复习古诗了,争取满分。以仁,是最会提问的一位,但有时也会考砸。印象中年段语文最高分总是变来变去,我班有沈真真、胡安红、杨熠婷拿过最高分,但有时又掉得厉害,暴露了基础不实的通病。
这晚,我叫菏香转例文给没带手机的威昌、学腾看。菏香说:好的,我会将手机例文给他们看。威昌、学腾的家长是最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威昌的家长在电话中说起一件事:她送了一盆炖鸡汤给孩子吃,因为前天考试没考好,母亲的爱触动了他内心的柔软,他突然趴在桌子上哭……家长在电话中,说着说着,她也哽咽哭了。我说:不要将考试看得过重,它只是千百次当中的一次,不是吗?再说,它也不是6月7日上午的“一锤定音”。家长说:看到孩子这样,自己也伤感起来。我说:要放平心态。我会找时间与威昌聊聊。
某天早修下班,我与威昌深谈了一次。我说:考试是一时的,做人是一辈的。要正确看待考试,心态要放平,考不好时认真总结,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就可以了……他说:嗯,我知道了。后来,他的成绩越来越好,几次突破百分关,尤其是全班得分率很低的名句默写题,他几次都拿满分五分,我表扬了他好几次。
我在班群里发了三个红包,并勉励了几句话,同学们心情大好。班群里有30个成员,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我一个老师,以前我退出过一次,又被群主拉了回去。我说:为什么只有我一个老师啊?他们只笑,没人回答。群主是班长,应该是被我批评最多的,后来变得越来越好了。有一次,我叫大家写考试后的总结,班长居然以国家领导人的口气幽默我,我将他的总结拍下来,放给大家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6月7日6点18分,我在朋友圈发了二张学生们的集体照片,并写道:亲爱的同学,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我想说:老师永远与你们站在一起!祝小伙伴们淡定从容,旗开得胜!获得46位文友点赞与祝福。
中午,语文考试尘埃落定。苏丽丹问:老师,如果作文没有到八百字,差几个字了,会扣几分啊?我马上复:没关系,准备下一科吧。她说:好的,老师。丽丹是班里认真学习的女孩之一,平时话语不多。我在她的留言簿上写:“娴静是你的风骨,好学是你的风度。”
晚上,阙丽萍问:“老师,我写的作文大意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然后从改革开放前和当下对比,将材料拓展,你觉得这样写如何?”我说:暂不去管它,暂不要评论哈。准备下一科。她复:时刻准备着。配上一个哭的表情。
6月8日,我打开微信,吃了一惊:昨晚近12点,以仁给我发微信说:老师,有没有秋香老师的电话,我好像发烧了。我慌忙问他:“现在好了吗?昨晚这个时间,我已经关了微信睡觉了,有急事你为什么不打我电话呢?”以仁回复道:老师没事了,让你担心了。
8日晚上,廖武钦问:老师,我作文偏题了,有多少分?我说:考完了,好好休息吧,等成绩出来再说。宝盛问:我作文的观点就是“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可以吗?我复:这个要看你怎么扣住材料提炼分析。材料中有点题的关键词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挑战与使命”。1、常规立意:“世纪宝宝”与祖国一起成长,要勇于担起实现中国梦的责任。2、创新立意:希望实现中国梦时,中国更有人文情怀,解决住房、医疗、环境等民生问题……中国不仅是经济强国,更是文化强国。
今晚,我想起终于可以回答丽萍的问题了。我问:你觉得各科考得如何?她说:“考得不如平时, 我已经看淡了。我妈考完就和我说复读的事。”我笑了一下:你的作文立意应该还可以,材料中有点题的词“际遇、挑战与使命”等。她感叹道:“唉,分数出来才知道啊。我估计和“使命”沾得上边。”我将常规立意与创新立意发她参考,说:现在许多作家、写手写的下水作文,是比较有新意的。她回复道:我就是酱紫写哒,就等20天后了。我转发了谢有顺教授的《尊重那些有价值的声音》以及作家王清铭的《未来由我们主演》给她参看。
丽萍从是普通班转到高三(4)班的。她长得高挑而白净,沉静而乖巧。她几乎没问过作业,上课时神情凝注,有时提问她,也是莞尔一笑,如一缕微风。在几届学生中,我总是对上课聚精会神的同学,印象深刻。而对课堂上心不在焉、睡觉闲聊的人,心生郁闷。有几次问趴课桌的同学:为什么伏在桌上?高三了,我们的学风、意志还是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为此烦恼,生气,噙泪。有的老师就说我:你还是看不透。如果专心致志的学生多了,班风就会融洽舒畅。有位叫陈祖雄的男生,也是普通班转入的,我不时回头就瞅见他专注的脸孔与思索的眼神。这一副表情特写,成为我最美好的课堂记忆……
高考是中国人的祈愿节。高考是拿来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