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0】鉴赏‖音乐剧《Singin' in the Rain》

Singin' in the Rain,中文译名《雨中曲》,日本译名《雨に唄えば》。
期待了整整两个月。

Paste_Image.png
Paste_Image.png

很多人评价,它见证了上个世纪的黄金时代,维基百科更说,它是一部展现好莱坞从无声时代过渡到有声王朝的电影史喜剧。

Paste_Image.png

可能是因为大众评价太高,反而我感到了一种失望——「在扣人心弦这一项上,这部剧是不是差了点什么?」

剧情故事

Paste_Image.png

私评

我看音乐剧时,通常会喜欢期待三个方面——
「内容深度」「歌舞水准」「全局饱满度」
说的更具体一点就是——
「内容深度」:有寓意,至少有一定价值导向。
「歌舞水准」:歌要让人一听就脑里一个激灵,瞬间浑身鸡皮疙瘩,想要双手合十,感慨——为什么史上有这么直达灵魂的歌声;舞蹈和歌声的结合,会牢牢抓住你的眼球,让你不禁想为剧中人物喝彩。
「全局饱满度」:从开场到谢幕,跌跌起起,全程吸引观众的全部注意力,不会有部分会让你觉得过于冗长,也不会有哪一幕让你觉得还没有感受到精神高潮就结束了。

这部音乐剧欠缺的是第一点和最后一点。

首先,从剧情梗概里就可以看出来,剧情是非常单纯而偏喜剧的。但是,就像为什么今年大热的《Lalaland》陪跑,而《月光少年》获奖一般。此剧格局太小,这也是那个年代喜剧的局限。同时,它甚至没有《Lalaland》里的价值导向,又或者说是价值观分歧,剧情实在过于单薄了。

认为它饱满度欠缺也是有原因的。雨中曲分为上下部上映,中途有安排20分钟中场。上部明显歌舞安排较少,英语台词偏多。虽然作为观众我能理解这是为了推动剧情,但仍然看得昏昏欲睡,或许只是因为我最近没休息好。下半场则明显,全程可圈可点,从换幕的精致构想,到歌舞安排,都让人感慨结束得这么快。(同时有点茫然……)

独特的舞台设计

听起来我好像不是很喜欢这部剧一样,但优点也是有很多的。
其中最大的卖点就是,多到12吨的人工降雨。
在从舞台上空哗哗而落的水幕里,男主角完成了独舞,将氛围推向了高潮。并且,在谢幕时,再次降雨,男演员们一齐登台,舞蹈,并将雨水用脚踢向观众,做到了很让人开心愉悦的互动。
是的……因为降雨太多,下一两分钟,舞台地面就会有视觉上看起来三四厘米厚度的积水了。演员们在跳很多动作时,会激起层层水花,十分可观。

Paste_Image.png

照片是谢幕时候拍的。

历史意义

这部剧有点儿「剧中剧」的意思。
剧里的明星们完成了无声默剧到有声电影的过渡,这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时代变迁。对于观剧者来说,大概类似一种——必看的里程碑吧。

我想要的下一次潇洒一刻

暑假时期,西区故事,Chicago,Neverland竞相上映,
啊,真是个烧钱的爱好啊。
但是沉浸在其中的时候,总是会感受到灵魂在燃烧一般的喜悦。
期待下一次观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从入了音乐剧的坑之后,我总是不遗余力地四处卖安利(不能就我一个人吃土!),却发现大家对音乐剧的误解实在是太多:有...
    艾力酱阅读 15,941评论 12 41
  • 2005-8-13 眼所能及的地方都可以讲出故事,而故事的尾端是无法回复的青春。那些行走过的印迹,连在一起就成了生...
    邓哲阅读 6,963评论 5 6
  • 1、照顾好父母 2、成为一个厉害的程序员 3、希望能遇到人生对的那个人 4、多看看、了解这个浩大神奇的世界,做一个...
    岚风的叶子阅读 3,701评论 0 0
  • 看了很多的电视剧,做了一份很长的工作,回头来看看自己,发现自己是一个挺狠的人,直到有了孩子,才发现一年的时间我...
    紫色的影子阅读 1,26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