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什么事情是孤立存在的,就像没有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过去都在关联、建立、构造,最终成就现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区别于其他人的“我”。
昨天和微信上一个朋友有一搭没一搭聊起来,我们谁也不记得当初是谁加的谁,又是为什么会加上的。聊了一会之后,他给我发来这样一段话:我觉得你是一个很自立太自信更自强的美女,好想见见像这样的你。
我一时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因为在过往太多日子中,有太多的人告诉我我缺乏自信,也觉得我是一个柔柔弱弱让人一看就想要保护的那类人,而且就连我也自己这样觉得。
我想起很多人对于我的评价。从小学同学录上面一致的乖巧可爱,到后来的内向、沉默、腼腆,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我古灵精怪,说我有趣、有灵气。
那么,“我”到底是谁呢?
who am I ?
进一步追问,当我们在问“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问什么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作答:年龄、性别、职业、角色等等,似乎大家自然而然把这个问题指向某种非常具体非常标签化的类别;可是,年龄会增长,性别也可能改变,职业会变化,角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试图给自己的归类和标签好像只能适用于生命的某一段时期。
“我”到底是谁?
who am I ?
时间在走,容颜在苍老,世事在变化,有什么是从“我”出生到死亡永恒不变的吗?“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更喜欢把这个问题理解为我们在探寻“我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或者说“我的存在是什么?”
当我们问出“谁”的时候,也就同时限制了“我”本身许多的可能性,因为“谁”这个字本身就有很明确的指向性;而当我们开始用“存在”这个词来思考的时候,“我”本身就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它是一个相当开放相当灵活的词,可以容纳“我”的任何可能。
我所能感受到的关于“我的存在”是一种非常圆满、开放而又自由的境地,爱人被爱,能量完完全全的流通,“我”本身就是富足欢欣。我觉得这就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最后的抵达与新的开始。
然而问题又来了,如此说来的时候,这是所有“我”的共性,属于“我们”的范畴。那么个体的独特性,个人的特点究竟又在哪里,它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
who am I ?
我曾经听过陈海贤老师的一堂课,那堂课他讲得什么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唯一只记得一句话:一个人经历了什么才能真正说明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借用陈海贤老师的这句话作为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之一。正如《塔希里亚故事集》中所说:“命运啊,说是注定,不如说是你忘了是在何时做了选择。”我们现在的所有,我们的行为方式、性格、生活态度所有的一切都是过去经历的融合与重铸;如同我们现在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包括现在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这样一个行为都在塑造和勾勒着我们的未来。
所以当这个“我”指向个体的时候,我觉得它指向的是一个人过去的合集,但是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堆砌,而是复杂的融合、打磨与重铸。并没有什么事情是孤立存在的,就像没有一个人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的过去都在关联、建立、构造,最终成就现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区别于其他人的“我”。
who am I ?
这就是我关于“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的理解:首先将这个问题理解为“我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或者“我的存在是什么”然后再从人类共同体和个体独特性两个维度去理解这个问题。
才疏学浅,难免窄见,欢迎大家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