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社交倦怠。
假设一个熟悉的场景:
你早上匆匆忙忙赶到公司,一进门看到亲切的同事。
你说:我今天真倒霉,出门就丢了两百块钱!
“哎呀,怎么搞得呀!”
“身上还有钱吗,要不借你点?”
“你不会遇上小偷了吧!”
……
同事们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热情的关心着你。这时候想必你心里丢钱造成的难过已经消除了大半。
现在我们反转:
你说完后,在场的几个同事面无表情,谁也没说话。收邮件的收邮件,泡茶的泡茶。
你可能觉得很莫名其妙,他们怎么了?
那么现在升级:
你义愤填膺的冲进办公室,“今天真是倒了血霉了,出门就丢钱,公交车被撞,好不容易打到车,又迟到,还在楼下摔了一跤。”
同事们看到你的狼狈像,纷纷投来不屑的目光,其中有一个说:“上班时间,别大喊大叫的好不好!”
这时,你终于意识到,今天早晨他们身上什么大事也没发生,他们只是不想理你。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孤单?
“难道这世界把我遗忘了?”
这个假设中,你面临的就是同情倦怠。
同情倦怠,顾名思义——别人对你的悲惨遭遇感到极度厌烦,难以再做出正面回应。
“耳朵磨出茧,丫你别再说。”
“大家一样惨,就你非要说,真是够讨厌!”
开始解构!
倦怠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最初用来描述人在经历灾难后,因为心理的创伤难以平复,而对眼前生活、身边的人乃至社会群体产生的极大无力感。这种近乎绝望的无力感涌来时,常常导致当事者感严重的价值感缺失,变得冷漠等等。而同情倦怠,是更偏向于社交的,人与人之间情感流通过程中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是一种心理的过度耗竭。
现实世界中,很多人生活在暴力阴影之下,这些暴力的作用就类似于自然灾害,有的甚至比地震、海啸等给当事者带来的痛苦更大。
人的内心世界就像北极圈,人目所及的部分极其渺小。广大的是阴影中深不可测的部分。
倦怠,以及同情倦怠,(为方便理解,后文部分统称为倦怠)。都是难以察觉的痛苦。它们的潜伏期很长,一般感觉到很难过时已经不好挽回。
01 生活过于乏味,让人害怕和不知所措
“我是小页,我是一个企业白领,我的薪水让我拥有近乎奢侈的生活条件。
但我喜欢坐在空旷的夜班公交车里。只有这里,我才能不考虑工作上和家庭中的琐事——无论是按部就班,还是迎接挑战,我都感到非常厌倦。”
小页是一个最平凡不过的人,她觉得除了快乐以外,该有的她都有了。
类似的人很多,比如有个家伙,他开豪车,住别墅,但是你一靠近他,就能感受到一种强烈低气压。
这家伙对平淡的东西视而不见,对单纯的情感置若罔闻。别人的不幸对他来说也毫无意义。跟他相处,你会觉得五脏六腑都硬邦邦被冻成冰。
小页经历的,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关心,也可以说,小页很寂寞。而“那家伙”经历的,是因为内心缺少情感输入,所以难以输出。就像一眼干涸的泉水。
他们问题的源头,都是“缺少”。这种缺少来自社会群体普遍的冷漠,也就是大家不关心他们,不同情他们,对他们形成“同情倦怠”。
小页的情况稍微好一点,只要给她输入发自内心的爱就可以了。但是那家伙就不一样。他已经由不被爱过度到不爱人的阶段,也就是从被倦怠到对别人和身边的事产生倦怠。已经是难以逆转的。
“倦怠”这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被范化了。
02 莫名其妙的奔波劳苦,最后发现没赚下什么。
早晨6点,你起床刷牙,穿好衬衫和鞋。6点半,你奔到地铁口买一份早餐,在走入站台之前吞下。
8点半,你坐在电脑前收发邮件并开始一天的工作。11点半,你叫了一份外卖,边看着会议视频边狼吞虎咽的吃下。下午6点,你出门买了一个面包,加班到晚上11点。
你是一个程序猿,这个城市的高档公寓中有你的一间。
你至今单身,你没有除去工作以外的生活。
“程序猿”是被标签化的一群人。
加班,熬夜,单身,内向,偏执……
回到正题。
小程序员们,在职场环境相对较差时,是非常容易经受强烈的同情倦怠的。
城市中像程序员一样用生命来工作的人不少,他们往往怀揣梦想,希望有朝一日,鲤鱼跃龙门,衣锦还乡。
但在骨感现实的操磨下,很多人只顾得上眼前的一块面包。为了赚钱强颜欢笑,拆了东墙补西墙。
但是,一般程序员的老板只关心一件事:写出好代码,给我赚钱。
程序员,其实就是代码民工,赚的是血汗钱。相比于工地的民工,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完全的人格,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同情倦怠,会给他们造成莫大的伤害。
也就是说,教育水平、家庭因素等,造成的心里落差,会将社交倦怠带来的伤害放大。
03过于劳累引发社交恐惧
“天黑了,我已经下班,但我对回家有一种恐惧。我害怕家人对我工作的询问,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明明不好。
我很忙,我很累,我快要喘不过气了。我好想一头栽倒在床上再也不要醒过来。可是我必须微笑着面对。
每当深重的寂寞侵袭着我,我瑟瑟发抖,用被子,用抱枕,盖住双眼,塞住我的整个口腔。”
“我”是个假装快乐的人。这种人也不少见。中国人的文化里,有“报喜不报忧”的美德,其实于自我来说,是一种虐待。
为了让别人觉得不错,就委屈自己,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问题源头多在原生家庭,而这种行为的本质,是自我的同情倦怠。
例如:
“我已经习惯孤单一个人了。”
“我老公总打我,但总比把我赶走强。”
这是自己对自己的漠视。
一般只有经历了很多从外界输入的漠然不屑的对待,才会将情绪向内输入。这种情况,也最容易发展成抑郁症。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end
下一篇:怎么办,他们都去狂欢……